•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找工作 多了新選擇

            2019-11-07 11:27: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我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得到廣泛運用,在加快傳統制造業、傳統服務業數字化升級改造的同時,還為新興職業的涌現提供了客觀基礎。

              自4月份人社部等多部委發布13個新職業以來,新職業蓬勃發展。全國數字化管理師從業人員從70萬人上升至超過100萬人,無人機駕駛員、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等新職業從業大軍也穩步擴大。

              “新職業的涌現反映出近年來我國經濟生活的活力和創造力,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迸發新動能。同時,新職業發布對于提升從業者技能的專業性、拓寬職業發展前景、提升待遇、增強職業認同感都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張冰子表示。

              以生活服務業新職業為例,美團點評發布的《2019年生活服務業新職業人群報告》顯示,生活服務業新職業具有四大特點:機會多、技術強、職位細、專業精。從業人員呈現出“三高”特征:高學歷——近七成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高收入——近1/4新職業者月入過萬,高要求——71%新職業者參加過職業培訓。

              “這些新就業形態是產業迭代升級、數字化變革升級的產物,對勞動者素質、技能的要求也往往較高。”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新職業的發布,促進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改革。例如推動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改革等,促進職業教育培訓質量提升,實現人才培養培訓與社會需求緊密銜接,提高新職業人力資源的保障能力,促進新職業健康發展。

              “新職業的發展壯大,反過來可以進一步吸納就業,緩解就業總量壓力,從而形成良性循環。”該負責人說。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則表示,提高新職業領域的就業質量還能促進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從而催生更多的新職業,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帶來諸多收益。例如,在國家職業大典之外,生活服務業不僅在新興消費需求下催生出一批“新奇特”職業,也在互聯網改造下,誕生出一批傳統服務業中的“數字化”新工種,如酒店收益管理師、外賣運營規劃師、轟趴館店長、網店美工設計等等。

              “未來,我們還將加快開發就業崗位,擴大就業容量,強化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從而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說。(李心萍)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07日 11 版)

            [ 責編:李伯璽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