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視覺將成為萬物互聯下的主要交互選擇,無處不顯示,所以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終究會是屏的。所以,智屏、折疊屏、AR、VR、MR……創新應用層出不窮,風生水起,但萬變不離其宗的半導體顯示行業似乎就別有洞天,水深火熱了。
周期底部 面板廠商各盡解數
據CINNO Research全球面板廠財務報告數據顯示,LGD今年三季度營業利潤虧損約26.3億元,虧損額已達2012年以來最差經營表現;LGD前三季度累計虧損預計超過人民幣60億元,2019年全年或為其史上最大虧損年。同時,LGD宣布考慮撤出中小尺寸面板產業。10月30日,面板廠商集中發出三季報,其中友達單季虧損超10億元人民幣,前三季共虧損約27億元。
記者了解到,自從2018年以來,由于產能集中釋放,尤其是大尺寸遭遇供大于求的情況,面板價格“跌跌不休”,甚至跌破部分面板廠商的現金成本,部分運營效率和效益較低的廠商已經持續虧損,僅有以TCL華星和京東方為代表的中國面板龍頭企業還能實現盈利。據公告顯示,TCL華星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8億元,京東方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84億元,但后者也確認了9.8億元的少數股東虧損。
自液晶顯示在日本量產應用以來,半導體顯示行業20多年發展史上,最嚴重的虧損季來臨,正如此前預測,面板行業已入寒冬。
此前,三星顯示已于10月10日宣布將投入約110.6億美元的資金,將其韓國一條LCD生產線轉變為生產QD-OLED屏幕。與此同時,中國臺灣面板雙虎友達、群創面對持續虧損的態勢,有意嚴控大尺寸面板投片,轉而沖刺工控、車載等中小尺寸面板,有意回避與中國大陸廠商在電視面板的正面競爭。
產業加速轉移 國產化趨勢確立
半導體顯示產業經歷了從日本向韓國再向中國臺灣轉移的過程,而近十年是中國大陸企業超過韓國、中國臺灣成為全球第一的十年時間。據IHS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大陸面板市場份額首次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隨著后續新增的產能的陸續釋放,2023年中國大陸市場份額將提升至58%,遠超其他國家和地區,穩居全球第一。
在面板產業向中國大陸轉移的過程中,最受益的顯然是國內面板雙雄京東方和TCL華星,而這兩家也是全球少數具備10.5/11代線產能的面板廠商。
依據測算,10.5代線切割65己75嫉拿姘迨褂寐食94%,而8.6代線在65己58薊燁械那榭魷攏姘謇寐室倉揮89%,75莢蚴敲揮脅嚦苫燁小>IHS最新統計,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占60技耙隕銑嘰LCD電視面板的市場份額高達33.9%,較一年前增長近10倍。在此趨勢下,10.5代線就對落后產能形成降維打擊優勢,更匹配高端、大尺寸的市場需求,將在大尺寸市場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市占率持續提升。
變革和機遇 TCL華星最具成長價值
據悉,TCL華星2012至2018年收入復合增長率為12%,2019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長達28.4%。TCL華星在原有的2條8.5代線滿銷滿產基礎上,今年新增1條6代LTPS產線滿產,第1條11代線在今年快速爬坡即將年底滿產,柔性AMOLED線也在第四季度將量產,第2條11代線將在2021年投產,未來5年TCL華星產能復合增速將達到18%,到2021年市占率預計將升至全球第2位,成為未來5年成長最快的面板企業。
需要指出的是,TCL集團在今年4月份完成資產重組,聚焦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其戰略意義和效果均在數據上得以體現。三季報顯示,以備考口徑統計,TCL集團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11.6億元,同比增長19.2%,凈利潤33.9億元,同比增長38.5%,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8億元,同比增長19.3%。
群智咨詢(Sigmaintell)報告顯示,四季度中國電視廠商備貨積極以及海外廠商備貨需求走強,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的供需比縮小至6.2%,盡管整體依然處于微幅供過于求,但部分尺寸供需已經趨于平衡,面板價格逐步觸底。同時,10月至11月電視面板備貨需求好于預期,預計11月大部分液晶電視面板價格有望止跌回穩。
作為TCL集團重組后的核心資產,TCL華星通過高效的產線投資布局、產業鏈協同優勢和領先的管理水平,在主要面板廠商虧損不斷放大的情況下,持續保持運營效率和效益全球領先,表現出顯著優于同業的周期抵御能力。報告期內,TCL華星實現營業收入245.6億元,同比增長28.4%,實現凈利潤13.0億元,同比下降28.7%,在面板逐步觸底的背景下取得相對較優的成績,全球行業領先的盈利能力進一步凸顯。
隨著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應用的不斷發展,以及產業的加速洗牌和國別轉移,全球半導體顯示行業的產品、市場、技術、生態將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對此,TCL集團在《全球領先之道》表示,TCL集團將以當責、創新、卓越為基礎理念,以技術領先為核心驅動,以管理領先和規模成長為保障,實現TCL集團的全球領先之路。
(責任編輯:常丹丹 HO016)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