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北青報:中國是國際貿易最重要的穩壓器

            2019-11-07 02:30:34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中國是國際貿易最重要的穩壓器

              進博會推動全球貿易需求增加,為世界經濟增添新動力。進博會為各國生產者提供了出口新渠道,成為全球廠商深化與中國在各領域合作、深耕中國市場的有效平臺。更重要的是,舉辦進博會只是展現中國市場開放魅力途徑之一,中國對外開放是全方位、全領域的,目前正在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上海)和上海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在中國進口總體微幅下降0.1%的背景下,中國從第二屆進博會國家展63個外國參展國進口整體逆勢增長,呈現出進口企業數量增多、網購保稅新興貿易方式進口大幅增長、消費品進口迅速增長等特點。前三季度,中國從63個外國參展國共計進口貨值3.0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8%。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10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下調全球GDP增速目標至十年新低,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增長量只有1.1%。在如此嚴峻的外部環境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的進口規模同比微降了0.1%,但這也主要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所造成的。

              全球經濟貿易發展中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多,即使如此,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從第二屆進博會國家展63個外國參展國進口整體逆勢走強,同比增長達8.8%。這一現象足以說明,中國舉辦的國際進口博覽會無愧“新時代,共享未來”的主題,赴東方盛會、展本國風物,確實已是全球企業的明智選擇。

              進博會為何能夠讓來自全球的眾多優秀企業,乘興而來、滿意而歸?這是因為中國市場巨大,而且歡迎全球企業都來看看。中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和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消費水平不斷提升。中國市場規模巨大、潛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本屆進博會參展規模更大、質量更高、活動更豐富,參加的國別、地區、國際組織和參展商均超過首屆。這表明在全球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狀況下,體現中國開放、包容精神的進博會,已成為連接全球企業、打通供需兩端的重要合作平臺。

              越辦越好的進博會展現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進博會不僅讓參展國家和企業得到了看得見的實惠,也推動全球貿易需求增加,為世界經濟增添新動力。進博會為各國生產者提供了出口新渠道,成為全球廠商深化與中國在各領域合作、深耕中國市場的有效平臺。更重要的是,舉辦進博會只是展現中國市場開放魅力途徑之一,中國對外開放是全方位、全領域的,目前正在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進博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一大創舉,也是共建開放合作世界經濟的實際行動,是中國不斷削減貿易壁壘,推動全球價值鏈、供應鏈更加完善,共同培育市場需求的重要舉措。廣受歡迎、實效明顯的進博會用事實證明,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引擎和國際貿易最重要的穩壓器。

              中國將繼續完善開放格局,鼓勵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中國將增強國內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積極建設更加活躍的國內市場,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支撐,為世界經濟增長擴大空間。中國將更加重視進口的作用,進一步降低關稅和制度性成本,擴大對各國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進口,促進國際貿易平衡發展,為世界各國吃下開放合作、共同發展的定心丸。

              合作共贏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旋律,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趨勢。中國將張開雙臂,為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實現共同發展。積極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中國大市場,一定會成功轉化為全球大市場,一定會為世界各國創造大機遇,一定會成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穩定之錨、動力之源。

              本報評論員??樊大彧

            責任編輯:覃肄靈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