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姑娘阿勒講述自己身患尿毒癥接受頂梁柱幫助的故事
光明網訊 (記者 鐘蕾蕾)截至今年10月底,“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為789.15萬人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健康保障,項目規模近2.3億元。
據悉,該項目已簽約12省79縣,覆蓋全國832個貧困縣中的十分之一。項目累計理賠44014人次,理賠金額8497.78萬元。到2020年底,將為全國至少1000萬人次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健康保障。
現場,來自四川省喜德縣的彝族姑娘阿勒講述自己身患尿毒癥接受頂梁柱幫助的故事。在沒生病之前,她是家庭經濟的重要來源。去年1月,阿勒五各被確診為尿毒癥。高額的住院治療費用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通過國家醫療體系各項政策報銷了大約5萬多元,后來頂梁柱公益保險項目也為其補充報銷了6054元,阿勒五各說,“6000多元是阿爸三個月的工資,已經很多了,給我們多了一分治療的信心和希望”。
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副巡視員王大洋表示,6年來,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8239萬,貧困人口的數量從2012年底的9899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1660萬,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1.7%,全國832個貧困縣有436個已經宣布脫貧摘帽了。今年還將再完成減貧1000萬人以上的任務,退出330個左右的貧困縣。頂梁柱公益保險項目就是基于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為貧困勞動力量身定做的項目。
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秦偉說,項目致力于為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患者雪中送炭。在各項目縣設立項目辦公室,構建縣鄉村三級健康扶貧聯動體系,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項目培訓,聯動全國5000多名一線干部,進而聯系到貧困村中的每個受益人,讓基層快速落實執行,保障理賠組織高效,確保資金理賠到人,切實織密健康扶貧保障網。
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執行秘書長孫利軍表示,科技助力扶貧使該項目更公開、更透明。區塊鏈技術將項該目打造成了一本“公共賬簿”,包括捐款人、公益機構、保險公司、受保人在內的所有項目參與方,共同“記賬”和監督,任何一方都無法篡改賬目。
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長鄧國勝表示,創新的項目模式以科技做支撐,工作執行效率高,資金使用效率高,為扶貧工作效率的提升探索了新路。不僅項目自身規模化,而且項目的經驗做法被越來越多地方參考借鑒。
[ 責編:楊帆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