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日行萬步未必能鍛煉身體 運動心率才是更重要的指標

            2019-11-05 09:58:21     來源:中國經濟網

             

            很多人都認為走路是最好的鍛煉方法,而計步器、手機步數等設備,讓大家可以直觀的看到每天行走的步數,于是“日行萬步”成了不少人的每日“必修課”,但日行萬步是怎么來的?又有怎樣的科學依據呢? 

             其實,這個說法最初源自1964年東京奧運會時的一場營銷活動。一家日本公司發明了一種健身輔助工具,日文名字為“Manpo-Kei”,翻譯成中文即為“一萬步”。這種器材就是計步器的雛形,依據的是日本九州大學吉城旗野博士對于人們日常步行運動標準的設定。 

             吉城旗野博士擔心當時的日本在學習美國時,連“加大碼”的體型也照抄全搬,不僅學著美國人的樣子看棒球比賽,還會效仿美國人懶散的生活方式,變得慵懶不愛動。為了能讓人們積極活動起來,吉城旗野博士便想方設法讓他們相信,之前每天的4000步運動標準根本不值一提,只有增加到每天一萬步才能幫助他們消耗掉額外“學習”來的500卡路里,從而保持身材勻稱。 

             于是一場讓日本人每天增加步行數量、燃燒更多卡路里的運動興起了。顯然,那場運動當時在日本非常成功。而受那次營銷觀念的影響,現在很多的計步軟件和健身網站也將“日行萬步”作為衡量標準。 

             但實際上單純計算步數并不能保證鍛煉效果,比起運動量來說,運動強度對鍛煉效果的影響更直接。從有氧運動的角度看,運動心率以及持續時間是更好的鍛煉效果參考指標。 

             找到有利于心臟健康的運動并不難,難的是怎樣掌握好運動的“度”。當你開始運動之前,最好為心臟健康做個“運動設計”。我們都知道,醫生治病有“藥”,同時還必須有“方”,“處方”才是治病的關鍵。運動的道理也一樣。每個人的體質、病情、生活方式、心理狀態不盡相同,因此,心臟不好的人不僅應該考慮哪些運動對心臟有好處,還要考慮什么樣的運動適合自己,并“設計”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 

             所謂“運動設計”,指的是一套較為完整的健身體系。在進行設計前,先要進行全面分析,確定適合自己的健身模式。 

             對于一般人來說,運動的最佳時間選擇下午三點至晚九點的,長短控制在半小時到1小時。鍛煉強度的控制可以根據下面的方法來計算: 

             最佳運動心率控制區域計算法:(適合一般人) 

             (220─現在年齡)×0.8=最大運動心率 

             (220─現在年齡)×0.6=最小運動心率 

             最佳運動心律控制區域計算法:(適合有心臟問題的人) 

             晨脈×1.8=心率控制上限 

             晨脈×1.4=心率控制下限。如果在有氧運動的時候控制好心率,不僅可以保護和增強自己的心臟功能,還能最大限度地燃燒脂肪,達到很好的塑性和減脂效果。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