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英國“脫歐”僵局仍難破解(國際視點)

            2019-11-01 09:46: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10月31日,藍底黃星的歐盟旗幟依舊在倫敦上空飄揚,英國沒有“脫歐”。這是今年以來英國第三次退歐“爽約”。在10月31日如期實現“脫歐”曾是約翰遜競選首相時的口號,但英國人未能等來“脫歐”,卻將迎來12月12日提前大選。分裂的民意、政黨間博弈等多重因素,都可能影響投票結果,這也讓“脫歐”前景愈加迷茫。

              

              英國首相約翰遜領導的政府經過和反對黨的幾番鏖戰,在10月29日基本敲定于12月12日提前舉行大選。此前英國提出將“脫歐”期限推遲到2020年1月31日的申請獲得歐盟同意,英國又一次暫時避免“無協議脫歐”。輿論分析認為,英國即將迎來最不可預測的一次大選,提前大選能否打破目前“脫歐”僵局,仍是未知之數。英國“脫歐”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議會通過提前舉行大選法案

              英國議會下院10月29日投票通過了英國政府提出的一項法案,同意在12月12日提前舉行大選。10月30日,英國上議院初步通過提前舉行大選的法案。在法案經過英國女王的正式批準后,英國將迎來1923年以來首次在12月舉行的大選。

              約翰遜本月早些時候表示,本屆議會已經“名存實亡”,無法完成“脫歐”任務,提前大選是打破僵局的唯一辦法。

              2017年6月英國前首相特雷莎?梅發起提前大選后,執政的保守黨在議會下院便失去半數以上席位,造成“懸浮議會”,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今天。正因如此,保守黨政府提出的“脫歐”協議屢遭議會否決。特別是約翰遜上臺后,開除了21名在“脫歐”問題上與政府立場相左的保守黨議員后,執政黨在議會下院喪失了多數優勢,在“脫歐”協議的表決中更加被動。

              此前一直反對提前大選的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此次也“開了綠燈”,表示大選前英國“無協議脫歐”的風險已經排除,同意提前大選。

              有分析認為,約翰遜希望通過提前大選奪回議會控制權,從而按照自身意愿順利“脫歐”。但在野黨派支持提前大選,也都各有所圖,未來各黨派將為此展開激烈博弈。

              多重因素可能影響投票結果

              根據目前的議程設置,英國議會下院將于11月6日解散,5周之后選民開始投票,開啟英國自2015年以來的第三次大選。然而,英國各政黨和民意的“脫歐”立場仍存在巨大分歧。分裂的民意、政黨間博弈乃至陰冷的天氣等多重因素,都可能直接影響投票結果。

              英國媒體分析稱,支持“脫歐”的選民將投票給執政黨保守黨或英國“脫歐黨”。而支持“留歐”的選民給工黨、自由民主黨投票的可能性更大。自由民主黨表示其方針是撤回“脫歐”,工黨較為支持“軟脫歐”,即英國留在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蘇格蘭國家黨則支持“二次公投”。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莎拉?霍博特對本報記者表示,與英國以往的大選不同,此次大選中,部分保守黨和工黨的選票將向小黨派分流。一些“脫歐派”選民可能從支持保守黨改為支持英國“脫歐”黨;而工黨的支持者也可能轉向自由民主黨。“在‘脫歐’僵局持續3年多后,一些民眾對保守黨和工黨這兩大黨派感到失望,因此選票可能會從兩大黨分散至一些小黨派。”?霍博特說。

              目前,大選能否幫助英國早日“脫歐”仍是未知數。有媒體認為,如果保守黨能在大選中贏得議會絕對多數,英國有望在明年1月31日前如期“脫歐”,但如果沒有一個黨派能在選舉中獲得絕對勝利,那么“脫歐”前景將越發迷茫。一旦出現“留歐派”政黨上臺,英國“脫歐”的走向很可能發生巨大轉變。

              英國智庫“變化歐洲中的英國”主管阿南德?梅農認為,英國即將迎來最不可預測的一次大選。

              “脫歐”懸而未決拖累英國經濟

              “脫歐”懸而未決,英國經濟已經精疲力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英國經濟增長預期從1.3%下調至1.2%,認為“脫歐”不確定性不僅拖累英國經濟,也是影響世界經濟的主要因素之一。

              英國2018年經濟增長1.4%,比2017年1.8%的增速有所放緩,為2012年以來增長最慢一年。如果今年英國經濟增速符合IMF預期,將為近幾年來的新低。

              英國機械制造業雇主聯合會近日表示,在10月31日前排除“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對制造商來說是有利的,但“脫歐”反復延期將嚴重損害英國制造業的盈利能力。

              相關數據顯示,在“脫歐”不確定性增大的情況下,供應鏈中斷可能會使英國五大制造業凈利潤減少30%,而近一半企業已經感受到歐洲客戶或供應商與其開展業務的熱情下降。其中受打擊最大的汽車行業,1/3企業在裁員,約80%的汽車制造商對未來業務前景感到擔憂。

              英國政府此前發布的報告稱,與留在歐盟相比,英國不管以何種方式“脫歐”,其經濟都將受到負面影響。

              有專家指出,隨著“脫歐”日期不斷推遲,對“脫歐”前景迷茫的擔憂以及低迷的經濟環境正在拖累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降息成為多國政策選項,但“脫歐”前景的不確定性加大了英國央行的決策難度。

              (本報倫敦、布魯塞爾10月31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01日 16 版)

            (責編:牛鏞、岳弘彬)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