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司法程序質量指數兩年全球最佳
2020年世行《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在“執行合同”指標得分80.9分,增加1.93分,排名提升一位,列全球第五,為10個指標中排名最靠前、且唯一連續5年保持世界前10名的指標。北京二級指標“司法程序質量指數”連續兩年排名全球第一。
北京“司法程序質量指數”連續兩年全球最佳
“執行合同”指標是對司法制度運行和訴訟程序質效的評價,也被稱為法院競爭力指標,側面反映了投資者在經濟體中的“司法體驗”。執行合同指標下設時間指標、成本指標、司法程序質量指數三個二級指標。根據世行方法論,時間和成本數據是通過追蹤假設的一個買賣合同糾紛在當地法院解決過程而建立起來,根據調查問卷填報者提供的實際情況來記錄,即更注重參與者的主觀感受;司法程序質量指數衡量的是每個經濟體是否在其司法體系的以下四個領域中采取了一系列的良好實踐:法院結構和訴訟程序、案件管理、法院自動化和替代性糾紛解決,更側重于法律制度規定和法院的工作機制建設的客觀評價。
據介紹,世行對北京在“司法程序質量指數”該項二級指標上連續兩年給出全球最高分,體現了對北京法院司法實踐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在與世行的溝通中,北京法院多次展示了信息化建設在提升司法效率上的舉措,特別向世行介紹了北京互聯網法院的創新實踐。今年9月,世行向北京互聯網法院發出邀請函,邀請參加今年11月在世行總部召開的2019年法律、司法與發展(LJD)周活動。
全市法院前9月網上立案超13萬件
北京高院去年9月印發《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充分發揮審判職能為優化首都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提出了5個方面,32項改革舉措,以提高案件審判質效、優化訴訟服務和加強司法公開為重要抓手,以信息化建設為推動,對商事審判立、審、執全流程提速增效,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司法為民的溫度。
為便利當事人行使訴權,提升立案工作質效,北京法院除傳統的窗口立案外,構建了包括網上預約立案、微信預約立案、京津冀跨域立案、微信快速立案四項主要內容的“立體化線上立案系統”。2018年5月起,買賣合同糾紛、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承攬合同糾紛、委托合同糾紛等商事案件在全市范圍內推行網上直接立案。2019年前9個月,北京全市法院網上立案131879件。2019年2月起,網上直接立案的案件,當事人在立案、審判、歸檔等階段不需向法院提交紙質版起訴材料。
2018年9月9日成立的北京互聯網法院,實現了審理的全部案件,起訴、立案、送達、庭審、調解、宣判、執行等全部訴訟環節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當事人僅需在互聯網法院官方網站登錄電子訴訟平臺,便可在線完成全部訴訟流程,無需前往法院,也無需提交任何紙質材料。2019年1-9月,北京互聯網法院立案35227件,結案25883件。
民商事案件繁簡分流信息化提升審判效率
2018年以來,北京法院在民商事案件大力推行繁簡分流、調裁一體、簡案快審。在征求當事人意愿前提下,法院于立案前或立案后委派、委托給特邀調解員或特邀調解組織先行調解,給予當事人多種糾紛解決方式的選擇權。2019年1-9月,全市基層法院多元調解導出案件量396957件,占同期民事收案量的84.4%;調解成功案件與速裁結案共241411件,占同期民事結案量的63.1%。今年1-9月,前端速裁法官人均結案702件,是后端員額法官人均結案數的3.4倍,用21.6%的民事員額法官化解了63.1%民商事糾紛。通過前端的“多元調解+速裁”工作機制,使后端審判業務部門能夠加強對案件的審判管理,提高案件的整體審判效率。
為全面解決“送達難”,全市23家法院統一成立集約送達中心,一體推進集約送達中心實體化建設。全面上線運行“北京法院集約送達一體化平臺”,送達工作在全國率先實現法院內網與互聯網互通互聯。依托“北京法院訴訟服務”微信公眾號,借助人臉識別、數字認證等技術,方便當事人直接利用手機隨時隨地接收和查閱訴訟文書。
執行聯動攻堅財產處置難題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與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司法局共同構建聯動機制,形成“基本解決執行難”的工作合力,聯動查詢被執行人相關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出入境證件信息及出入境信息、車輛登記信息、旅店住宿信息等;聯動查找、控制被執行人,對被執行人進行協助控制、下落反饋等;聯動打擊拒執犯罪,順暢拒執公訴程序的銜接及自訴渠道,提升打擊拒不執行行為的力度和效果。
2019年前9個月,全市法院新收執行案件22.3萬件,執結17.7萬件,執行到位金額999.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32%和28%。依法加大對拒執行為的制裁力度,2019年1-9月,公布失信被執行人信息4.4萬起,限制59萬人次購買飛機票,限制2.3萬人次購買動車、高鐵票,罰款54人次(金額214萬元),拘留883人次,限制出入境1982人次,對被執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費措施14萬人次,限制2.6萬人參加小客車指標搖號,因涉嫌拒執罪判刑12人,1.7萬名被執行人迫于信用懲戒壓力自動履行了義務。
商事案件信息公開方面,社會公眾可以登錄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的優化營商環境專欄,查詢主要商事案件的相關情況,并查詢到全市各個法院的全部商事案件的收結案情況和審理時長。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可通過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查詢單個案件審判流程信息。
(責任編輯:DF524)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