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另一個海信:給城市道路裝“大腦”

            2019-10-31 16:21:04     來源:光明網

              10月31日,在青島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上,海信集團副總裁陳維強表示:海信從消費電子和家電產業起步穩步邁向高科技產業,在智能交通領域,市場業績已經連續多年名列前茅。

              而海信成為智能交通“隱形冠軍”并非一日之功,背后是其對技術的癡迷以及二十年如一日的修煉。

              “云腦”讓無人駕駛更聰明

              “假套牌車、超載車輛,特別是無牌渣土車的上路給公共安全造成了極大危害,而且難以追溯,所以我們希望依靠智能的方式去識別出來。”談及交管云腦安全監管功能的開發初衷,海信城市交通事業部總經理王雯雯如是說到。

              2018年底,青島市即墨區上線了基于“云腦”的集成指揮作戰平臺,依靠精準的圖像分析技術,平臺能夠實時預警進行精準查緝,長期以來無牌車監管的難題得到了紓解。

            另一個海信:給城市道路裝“大腦”

              海信即墨交警集成指揮作戰平臺系統截圖

              不僅如此,海信網絡科技公司城市交通事業部專家韓鋒介紹,交管云腦的AI自動診斷還可以發掘時段劃分不合理、綠信比分配不均衡等問題。西安市明光路,經過交管云腦的無人化信號智能調優,正常通行時間由原來的17分06秒縮短到7分鐘。而在明光路通行的所有車輛,算下來一天下來能節約燃油約13噸。

            另一個海信:給城市道路裝“大腦”

              海信西安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截圖

              “交管云腦還打開了未來城市交通的想象空間”。王雯雯透露,基于“云腦”的智能網聯系統可以監測無人駕駛車輛是否按照預定路線行駛、是否有違法行為、并根據車流量以及信號燈狀態給出合理行駛時速,這也將有助于無人駕駛盡快落地。目前,海信正在與長沙市交警支隊展開車路協同應用領域測試。

              王雯雯說,海信今年8月正式推出的升級版交管云腦更像一個城市交通的醫生,既能根據大數據分析出城市交通病的病因,還能夠給出最優的處置方案,以保障城市交通運行通暢。

              有底氣解決“首堵”難題

              領先行業的技術并非一蹴而就。智能交通的棋子,海信早在1998年就布下了,彼時,智能交通的概念在國內落地不過3年時間。

              “我們專門去調研,發現智能交通行業未來市場很大,而且國內沒有形成領頭企業和充分競爭格局,全國的底子都很薄弱。”陳維強1998年從哈工大博士畢業來到海信不久,就加入到智能交通研發團隊,一路參與見證了20年來海信在這一領域的一步步發展。

              2002年前后,海信交通信號機最早應用到煙臺龍口時,陳維強帶著研發人員大冬天蹲在馬路邊看信號機好不好用。“我在那邊待了至少一個禮拜,工程師全程一個月,沒有這樣的做法,做不到行業里頭最好的產品。”

              在信號機市場,十幾年前市場還被國外巨頭壟斷,2002年海信著手研發針對中國道路交通特點的信號機,2005年一舉擊敗國際巨頭泰科、西門子,成功中標2008年北京奧運會交通項目。以前國外企業一臺機器賣十幾萬,現在售價被拉下2/3,這其中有海信的一份努力。

            另一個海信:給城市道路裝“大腦”

              海信信號機

              “技術產品是我們的‘鐵飯碗’。”陳維強說,骨子里流淌著“技術立企”的血液,海信堅信技術的力量,堅信進入每一個市場領域一定要有核心產品的沉淀,智能交通領域亦不例外。

              截至目前,海信已經參與21項交通領域國家、行業標準制定,25項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不斷自己在夯實智能交通領域的領軍企業地位。

              智能交通界的“隱形冠軍”

              2015年,剛剛開始使用海信智能交通系統的青島,或許不會意識到,這是這座城市擁堵改善的開端,高德地圖今年1月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青島的擁堵指數實現了連續4年下降,成為全國擁堵改善最明顯的城市。即便機動車保有量從2015年的219.1萬輛到2018年的283.2萬輛、2018年旅游人數破億人次,也再沒有讓青島回到“全國十大堵城”的行列。

            另一個海信:給城市道路裝“大腦”?

              像青島一樣,海信也幫助貴陽成功摘掉了“十大堵城”的帽子。而在另一份“全國擁堵同比改善TOP10城市排名”中,海信的智能交通系統則讓濟南、石家莊、西寧、煙臺5座城市躋身榜單。

            另一個海信:給城市道路裝“大腦”?

              “在智能交通領域,我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應用于全國129個城市,市場業績連續多年排名第一。” 陳維強在智能交通年會上的致辭中表示,海信已經從消費電子和家電產業起步穩步邁向高科技產業。

              另據智能交通行業權威媒體ITS114發布的全國城市智能交通千萬項目中標企業年度排名,海信以市場份額超過第二名近1倍的成績登頂,這也是海信連續四年蟬聯市場頭名。

              “技術底盤越大,越難被顛覆。” 陳維強表示,海信未來將建設“智慧應用” 和“智能前端” 兩大生態,繼續做大AI+交通行業!(永文)

            [ 責編:肖春芳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