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舉辦了"2019全球植物保護戰略(GSPC)國際研討會"。大會邀請了來自13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30余位國外代表,其中包括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秘書處、《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秘書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世界糧農組織及英國、法國、烏克蘭、荷蘭,愛爾蘭、美國、俄羅斯、南非、韓國、哈薩克斯坦、新加坡、葡萄牙、埃及等國家的代表,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全國各科研學者和四川省各級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共計268人參加了大會。會議回顧了前10年全球植物保護戰略的實施進展,討論了2021-2030全球植物保護戰略,提出《中國植物保護戰略(2021-2030)》建議方案。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副執 秘David Cooper專門為大會發來了致辭,《全球植物保護戰略》發起單位全球植物保護伙伴(GPPC)主席Peter Wyse Jackson、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秘書長Paul Smith等開幕式上致辭。
國家林草局副局長李春良在大會開幕式上介紹說:“原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和原國家環保總局于2008年聯合發布了《中國植物保護戰略(2010-2020)》,制定了中國植物保護實施計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于2019年8月組織多位知名專家對“中國履行《全球植物保護戰略(2011-2020)》進展報告”進行評審,充分肯定了報告反映的情況,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提出了2020年后中國對全球植物保護工作的建議。過去十年,我國實現了《全球植物保護戰略》70%的主要目標。通過對《全球植物保護戰略》的實施,促進了林業、農業、環保和科研等相關工作的開展。下一步,中國將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深入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全面保護生態資源,不斷增強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等陸地自然生態系統功能;調查摸清野生植物資源,修訂完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等法律法規;加大野生植物保護執法力度,堅決制止亂采濫挖等破壞野生植物資源的違法行為;加強野生植物保護與繁育,加快建設高水平科研隊伍,繼續推動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工作的發展。”
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孫命在開幕式上致辭,她表示,長期以來中國科學院高度重視植物資源領域的工作,以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為代表的一批研究所,主持完成了《中國植物志》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在植物分類、進化和資源開發方面形成了顯著的國際影響力。中科院將與各界緊密合作,全面展示我國在植物資源保護等生物多樣性領域取得的前沿突破和重大成果,展現我國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良好形象,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副執行秘書David Cooper先生,對本次大會非常重視,雖未能來到會場,但他特地錄制了致辭,代表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表達對本次大會的肯定與支持。
全球植物保護伙伴(GPPC)主席、密蘇里植物園主任Peter Wyse Jackson在開幕式上致辭。他對組織本次會議的各機構和單位表示感謝,簡要介紹了GPPC以及本次會議召開的背景;并期望通過本次會議上分享GSPC的進展情況,更好地對GSPC的2020后草案進行討論。
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秘書長Paul Smith在開幕式上致辭,強調了植物對人類和地球的重要性,簡要介紹了GSPC的起源和近20年來取得的成就,并表示中國在全球植物保護方面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本次會議會期3天。28日,主要由各國代表作本國GSPC實施進展的大會報告。
29日將進行中國植物保護戰略、紅色名錄、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植物可持續利用等5個專題、36個專題報告。大會將討論形成GSPC 2021-2030的建議文本,作為大會成果,將提交CBD公約秘書處;提出植物保護都江堰共識;并向國家提出中國植物保護戰略2021-2030的建議目標。(孔祥瑞)
[ 責編:張夢凡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