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0月25日訊“農村低保承擔著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的重要職責,是解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后一道防線。”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劉喜堂24日介紹,民政部把集中整治農村低保領域突出問題作為民政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重中之重,自2018年起在全國開展為期3年的農村低保專項治理,一年多來取得了積極成效。
據統計,今年6月至9月,全國清退不再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92.8萬戶、185萬人,新納入低保對象96.5萬戶、185.4萬人;排查重點對象463.3萬戶、914.4萬人,其中,新納入低保對象64.7萬戶、120萬人,新納入特困人員7.9萬人,實施臨時救助76.9萬人次;地方各級民政紀檢監察機構共發現或收到移交問題線索389條,其中立案160件,問責干部182人。民政部黨組、駐部紀檢監察組聯合通報2批11起典型案件,不斷釋放動扶貧“奶酪”必受嚴懲的強烈信號。
劉喜堂認為,總的看,通過主題教育期間的進一步聚焦和深化,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成效不斷彰顯,“關系保”“人情保”“錯保”“脫保”“漏保”問題明顯減少,農村低保環境不斷凈化,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在社會上也產生了很好的反響。(責任編輯:景遠)
責任編輯:cyf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