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北京青年報:中國是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優等生

            2019-10-25 09:31:22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北京青年報

              中國是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優等生

              本報評論員??樊大彧

              中國高度重視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將落實工作同國內“十三五”規劃等中長期發展規劃有機結合,推動各方把發展問題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核心位置。堅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將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實現各國共同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也將是所有發展中國家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會同北京市政府、聯合國有關機構共同舉辦的首屆可持續發展論壇10月24日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指出,中國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希望各方積極尋求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良策,促進共同發展,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可持續發展是指在不損害后代人發展利益的前提下滿足當代人需要的發展。本次論壇重點探討各方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和經驗,為人類和地球建設一個具有包容性、可持續性和韌性的未來而共同努力。

              2015年9月,世界各國領導人在聯合國峰會上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該議程涵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實現性別平等;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這些可持續發展目標呼吁所有國家行動起來,無論窮國、富國還是中等收入國家應共同努力。

              事實證明,中國是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優等生。中國高度重視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率先發布了落實議程的國別方案和進展報告,將落實工作同國內“十三五”規劃等中長期發展規劃有機結合,在多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上實現了早期收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讓7億多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在此前減貧基礎上,中國將于明年實現現有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十年實現減貧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在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沒有貧困、沒有饑餓、沒有流離失所,讓14億人過上幸福生活,是中國對全球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最大貢獻。

              中國對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的突出貢獻,還表現在始終積極致力于國際發展合作方面。中國通過建立國際多邊機制,積極助力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2015年9月,中國決定設立為期10年、總額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支持聯合國工作,促進多邊合作事業,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2017年9月,中國宣布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項下提供5億美元的援助,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饑荒、難民、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挑戰,充分顯示了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一員堅定支持南南合作的大國擔當。此外,中國還出資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設立這個基金也是中國勇于承擔全球責任的具體體現。

              尤其得到各方高度贊賞的是,近年來,中國不斷深化共建“一帶一路”與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接,推動各方把發展問題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核心位置。“一帶一路”倡議同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都致力于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致力于開展更廣闊的區域合作,致力于實現共同、綠色和可持續發展。“一帶一路”不但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而且為各國和各地區間的合作樹立了典范。

              當前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和不確定性上升,同時,隨著某些國家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全球氣候變化應對體系也遭遇危機。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著世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面對新的形勢,繼續促進國際發展合作,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是中國和所有發展中國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堅決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將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實現各國共同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也將是所有發展中國家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