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雅加達下沉的命運能否改寫?

            2019-10-24 01:34:03     來源:北京青年報

              8月26日,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宣布,將把印度尼西亞的首都從雅加達遷至東加里曼丹省。27日,印度尼西亞國會秘書長伊斯坎德爾表示,國會正在等待政府關于遷都的研究報告與法律草案文本,國會全體會議已決定成立一個工作委員會討論遷都事宜。

              印度尼西亞的人們對政府能否成功遷都表示懷疑,之前的數十年時間,遷都被反復提起,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但這次,印度尼西亞的遷都之舉可能是迫在眉睫了,因為它們的首都雅加達快要“消失”了——雅加達受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的影響,正在被海水吞沒。事實上,全球多個沿海城市,紐約、曼谷、大阪、威尼斯……都面臨與雅加達同樣的考驗。

              研究學者認為雅加達的下沉是可以阻止的,就像東京和休斯敦一樣,這兩個地區在上個世紀70年代,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每年的下沉趨勢比雅加達還要快。當地政府認識到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危害,及時頒布水資源保護法,成立地面沉降管理區和水資源保護區,停止開采地下水并對水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兩個地區的下降速度也因此減緩,日本東京甚至直接停止了下沉。

              降與升

              雅加達過去的30年中下沉了近4米

              曼谷的鮮花和寺廟將被埋葬進海里

              紐約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是全球的兩倍

              印度尼西亞的首都雅加達位于爪哇島的西北海岸,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同樣也是世界上沉降得最快的城市之一。

              雅加達坐落在一片平坦且低矮的沖積平原上,這里的土地濕潤,空氣潮熱,平均海拔僅高出海平面8米。爪哇海的波浪不斷涌上雅加達的沙灘,13條河流將這座城市分割開來。因此,雅加達經常洪水泛濫,但現在的問題并不是逐年嚴重的洪水,而是令人心驚的下沉速度。

              大雅加達地區擁有近3000萬人口,在過去的30年中下沉了近4米。北雅加達區是情況最糟糕的一個區,僅在過去10年就下降了驚人的2.5米——這是沿海大城市全球平均下沉水平的兩倍多。整個雅加達平均每年下沉1到15厘米,現在幾乎有一半的城市位于海平面以下。

              城市下降的影響已經初見端倪。在新河口區,有一整座辦公樓被遺棄了。這座辦公樓以前是一家漁業公司在這里辦公,但現在,這座辦公樓只有二樓的陽臺可以使用,一樓已經完全陷進了土地里。

              一樓被河水淹沒,漂浮著垃圾和水草。周圍的地面已經高過辦公樓一層的地面,因此積水無法排出。其實像這樣陷入地下的建筑很少會被廢棄,因為業主通常會嘗試修復、重建或尋找短期補救措施,但很明顯,業主們也無法阻止這座城市被土地繼續吞噬。

              “雅加達被淹沒的可能性并不是一個笑話,”Heri Andreas說,他曾在萬隆技術研究所研究雅加達過去20年的地面沉降。“如果根據我們的模型,到2050年,約有95%的北雅加達都將被淹沒。”到時候,該地區的1000萬人口,將有18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

              雅加達并不是唯一一個正在消逝的城市,泰國的首都曼谷也正在離我們遠去。但和雅加達不同的是,雅加達是在緩緩下沉,曼谷則是被逐漸淹沒。

              泰國科學家Ajong Chumsai na Ayudhya博士說,曼谷的命運可以用全球變暖來解釋。亞洲新聞網報道說:“Ajong博士認為,人類應對這些災難負主要責任,因為他們正在耗盡自然資源,砍伐森林,不顧未來地繼續排放溫室氣體。”他還說,地球整體氣候的變化將導致泰國灣發生更嚴重的海嘯,對泰國南部地區造成極其負面的影響。在剩下不到10年的時間里,鮮花和寺廟就將被永遠埋葬進海里。

              時代廣場和自由女神像也在這份讓人惋惜的名單中,紐約也和它的曼谷伙伴一樣面臨著全球變暖的影響。這一簇旺盛的混凝土叢林扎根在哈德遜河的入海口,河水受海平面上升的影響無法流入大西洋,劇烈的熱帶風暴更是加劇了這場氣候災難。據《科學日報》報道,紐約市的海平面上升速度預計將是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的兩倍左右,這也意味著它會比美國其他地區更早地被淹沒,到時,洪水將只是紐約遭受的癥狀之一。“低洼地帶被徹底淹沒,海灘被海水侵蝕,濕地變成一片開闊的水域,河口因為海水倒灌而鹽度增加,所有的這些都會影響到生態系統,破壞現有的沿海發展。”紐約不僅有可能變成一個大水池,而且還會被慢慢地沖進海里。

              海平面的上升以及地面的沉降是這些城市有可能面臨消失的主要原因,這其中有自然的因素,比如地球的氣候變化周期會加劇冰川的融化進而升高海平面,或者是河流三角洲壓實軟沉積物帶來的地面下降;也有人為因素,過度開采地下水或石油,砍伐森林修建工廠都會加速城市的消失速度。但無論是何種原因,消失城市的名單正在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增長:雅加達、曼谷、馬尼拉、西貢、新奧爾良、大阪、達卡、威尼斯、亞歷山大、阿姆斯特丹、加爾各答、孟買……

              困與惑

              建海堤如何不妨礙雅加達城市排污?

              大規模人口流入為什么得不到控制?

              為什么開發商仍以一座座新建高樓繼續向地面施壓?

              住在雅加達的人們對地面下沉并沒有太多抱怨,事實上,洪澇災害只是他們每天必須應對的眾多基礎設施挑戰中的一個。

              雅加達地面下沉的主要原因是當地人過度開采地下水,由于管道設施過差,河流污染嚴重,當地水利管理部門只能滿足居民40%的用水需求。許多家庭沒有城市供水,只能依靠水井來抽取干凈的地下水,當地政府對地下水抽取的政策非常寬松,因為不這么做,雅加達會有近千萬的人口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

              地下水的流失加速了地面下沉,地面下沉引起的海水倒灌又會進一步污染地下水,人們只好用更多的水井來滿足日常用水……雅加達在這種不正常的水循環之間疲于奔波。

              有什么辦法能阻止雅加達的地下水流失?2018年5月,雅加達市政府對雅加達市中心譚林路兩旁的80處建筑進行了地下水抽取的檢查。結果發現,這其中的56座建筑物建有專門的水泵來抽取地下水,但33座建筑屬于非法開采。

              雅加達州長Anies Baswedan表示,每個人或者每座建筑都應該持有抽水許可證,這樣有關當局就能夠測量提取的地下水量并進行合理控制。沒有許可證的人或建筑將不被允許抽取地下水,建筑物中的其他企業也不會有開采地下水的權利。

              當局還希望,橫跨雅加達灣建造的32公里外海堤Great Garuda,以及17個人工島嶼可以拯救這座沉沒的城市,這些工程一共耗資約400億美元。

              荷蘭和韓國政府還幫助雅加達建造了一個人工瀉湖,這個湖泊可以吸納排放到上游地區的雨水,并在雨季的時候起到泄洪的作用 。

              但這些大規模的工程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比如巨大的外海堤壩雖然可以阻止海洋的侵襲,但也妨礙了雅加達向海洋排放污水,污水會在堤壩內形成一條長長的污染帶,惡化了周圍居民本就不堪的生活環境。

              而在荷蘭水研究所Deltares的水文學家Jan Jaap Brinkman看來,這些建設在海洋中的堤壩和島嶼都只是政府萬不得已的臨時措施,它們只能暫緩雅加達20到30年內的下沉趨勢。

              “這里只有一種解決方案,而每個人都對此心知肚明。”Jan說,“停止所有的地下水開采,并完全依賴其他水源,比如雨水、河水或者人造水庫的自來水。如果雅加達在2050年之前做到這一點,那它可以避免重大下沉。”

              毫無疑問這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案,但這對雅加達來說卻是最難的一種辦法。雅加達的下水管道和水道縱橫交錯,在這些管道旁邊建造著貧民區的簡易房屋。政府不會給這些地區提供用水,這些地區也沒有基礎衛生設施,更沒有人打掃,每天這些地區的垃圾和排泄物就會被居民扔進河道。

              雅加達的水不僅受垃圾、污水和其他城市廢物的污染,還有其他化學物質隨著排水管道進入了河流,有調查顯示雅加達的水有70%受大腸桿菌的污染。政府無水可供,居民無水可用,這是雅加達最大的困境。

              除了水的問題,城市的壓力也是促使印度尼西亞遷都的另一個原因。雅加達作為印度尼西亞的首都,吸引了大量的流動人口,1950年雅加達人口只有145萬,但在2019年這個數字就暴增到了1027萬。而這還只是在市區居住的合法常住人口,如果算上包括周邊茂物、德波、唐格朗和貝卡西在內的大雅加達地區,總人口能達到3000多萬,占到印尼總人口的11%,人口密度超過1.5萬人每平方公里。

              人口爆炸帶來的人口紅利在日益糟糕的生活環境中消磨殆盡,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等問題紛紛暴露。開發商也不會因為地面的下沉就停止盈利的腳步,一座又一座的高樓拔地而起,重重地壓在雅加達脆弱的土地上,考驗著這座城市的底線。

              印度尼西亞住房開發協會顧問委員會主席Eddy Ganefo稱,他已敦促政府停止對這一地區的進一步開發,但很遺憾的是,他說,“只要房子還賣得出去,開發便不會停止”。

              雅加達的居民對自己的城市將要沉沒采取了一種宿命態度,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將面對很大的風險,但許多人都選擇了接受這種風險。他們認為遷都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政府的財政并不能為新的首都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

              事實上,面積僅占其全國總面積6%的爪哇島GDP占印度尼西亞全國GDP的50%以上,比起人口和財富高度集中的爪哇島,新首都所在的加里曼丹島開發程度低下,政府的財政支出恐怕難以應付這樣的難題。

              鏡與鑒

              日本也曾經歷了微降、穩降、速降、止降幾個階段

              休斯敦建立地面沉降管理區,社區和學校開展節水教育

              補充足夠的水,下沉是可以中斷的

              印度尼西亞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它的城市發展起步較晚,出現的問題是發達國家的城市都曾經歷過的。這其中也自然有解決了這些問題的地方,比如日本和美國的某些地區。

              一個世紀前,日本也有類似印度尼西亞這樣的情況。實際上,由于地下水的過度開采,日本某些地區的下沉速度甚至比現在的雅加達還快。早在1898年,日本的新瀉平原就被發現有地面沉降的問題;1923年關東大地震后,東京的低洼地區進一步下沉;大阪在1928年陸地測量時也發現有部分地區沉降。

              日本的地面沉降分為了幾個時間段,1925年前處于輕微下沉階段,1925年到1940年處于穩定下沉階段,1940年到1950年下沉趨勢暫止,但在1950年后進入快速下沉階段,直到1970年穩定,地面不再繼續沉降。這其中,1940年代是一個關鍵時期,尤其是二戰基本結束后,日本的經濟出現衰敗之勢,地下水開采量減少,地面沉降也隨之緩解。1950年之后,日本經濟復蘇,地下水開采量迅猛增加,地面沉降急劇發展,這之后的20年是日本地面沉降最嚴重的時間段,遠遠超過戰前水平。

              1956年,日本頒布了《工業用水法》來控制部分地面塌陷嚴重地區的地下水開采,但地面沉降的趨勢沒有減緩。為此,國家進一步完善了關于工業用水的法律,以加強對地下水抽取的控制,并頒布了一項關于建筑冷卻水抽取地下水的管理條例,條例于1962年生效。

              同時,日本積極開發新的水資源,以此來替代地下水資源和工業供水工程;向民眾宣傳地面沉降的知識,實時公布地面下沉速率,并呼吁人們節約用水。這些措施使得當地地面沉降的情況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美國休斯敦在上個世紀也是美國沉降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繁華的休斯敦港為城市帶來了人氣和機遇,工業用水和日常用水迅速增長,這極大地刺激了當地對地下水的需求,地下水被過度開采。

              位于休斯敦市西南部的Meyerland社區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13年時間中,這片大約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下陷了45厘米。這個社區的居民已經近距離地感受到了地面沉降帶來的影響。

              住在這里的居民對開裂的馬路、凹凸不平的人行道和移位的地板習以為常,而當施工隊修復這些損壞的道路時,他們會發現深埋在道路下的排水管道的水位并不能達到應有的高度,這也意味當雨季來臨時,這些地區會出現大量的積水甚至洪澇。

              地方領導人很快認識到了地面沉降的危害,事實證明,洪澇災害發生和地面沉降也許有著很緊密的聯系。休斯敦所在的得克薩斯州立法部門頒布了幾項法案,并在包括哈里斯、本德堡、蒙哥馬利和加爾維斯頓在內的各縣建立了地面沉降管理區或水資源保護區,以此來通過減少地下水開發消耗的方法來保持這些地區的海拔。

              1975年,得克薩斯州議會成立了哈里斯-加爾維斯頓沿岸地面沉降管理區,加強對地下水開采的管理,阻止地面的進一步沉降。管理區內的鉆井許可證發放受專業部門控制,區內提倡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保護,該區的社區和學校會經常開展節水的教育和宣傳,地區的用水方式會逐漸由開采地下水向充分利用地表水轉變。

              自哈里斯-加爾維斯頓沿岸地面沉降管理區建立以來,管理區內的土地下沉速度大大減緩,終于不再是每10年下降30厘米,其他地區的下降速度也減緩了三分之二左右。20世紀70年代后期,由于地下水開采量的下降,休斯敦航道沿線以及休斯敦東部的地陷都大幅度地減少。地表水成為主要的用水來源,最終地下水的水位得到回升。

            (原標題:雅加達下沉的命運能否改寫?)

            (責任編輯:DF512)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