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人口普查年度數據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了總人口的12%。在社會已步入老齡化的背景下,老齡人口對生活品質提升的需求也迅速增加,“菜籃子”更是高質量生活品質的基本保障。每日優鮮等諸多生鮮電商的適時出現,則讓“菜籃子”多了一個選擇途徑。
生鮮是高損耗品,對運輸及儲藏條件要求較高,質量與價格也成了電商平臺存活的關鍵,即使商機不計其數,依然頻頻有選手退出賽道。每日優鮮作為生鮮電商行業的領先者,在質量和價格方面都下足了功夫,靠著前置倉模式,將“物美”與“價廉”同時存在的可能變成現實。
培養全球直采農業買手,從產地到顧客一線打通
為了降低成本、保證生鮮的高品質,每日優鮮直接連通原產地,從源頭保證生鮮的質量和新鮮程度。生鮮從原產地收獲后,直接分送到各個中心倉,再由中心倉分送至各個社區的前置倉。前置倉的騎手補充了原產地到顧客手中的“最后一公里”,讓用戶與原產地的間隔不再遙遠。
除了直接接通原產地,每日優鮮還建立了相當規模的買手團隊,能夠精準的判斷生鮮的成色。每日優鮮有一支復合型農業采購隊伍留在智利,將智利優質的生鮮資源源源不斷的輸送到中國。
每日優鮮建立的數字化供應鏈,為買手團隊精確采購提供保障,減少了采購的盲目性、將生鮮損耗控制在1%。每日優鮮的智能供應鏈降低了運營成本,在提供低價生鮮的同時保持自身競爭力,為長期的戰略布局打好基礎。
從生鮮到全品類拓展,解決一站式購物需要
成立之初,每日優鮮僅有500款生鮮SKU。隨著前置倉的升級和全品類的擴張,每日優鮮如今的SKU已擴展到3000個,除了生鮮商品以外,更多地覆蓋了消費者日常多種場景需求,為消費者“一站購齊好物”提供了保障。
每日優鮮通過低毛利率的生鮮品引流,引導用戶在同一單中購買更多其他的商品,借此提高客單價。高客單價提高了毛利率,也使得低毛利生鮮品能持續存在。在實施全品類戰略后,北京、上海兩地的客單價均已超過80元,北京市場已經實現連續10個月盈利,每日優鮮已成為生鮮電商賽道上的領先者。
憑借精確的戰略布局、智能化的管理、專業的供應鏈團隊,每日優鮮已成為生鮮電商里的領頭羊。在提供智能便利服務的同時,每日優鮮降低損耗減少糧食浪費,送貨上門方便各年齡群體,積極承擔了企業的社會責任,為國家發展盡一份力。
(原標題:每日優鮮的前置倉 老人的貼身菜市場)
(責任編輯:DF378)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