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2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召開,5G、共享、數字經濟等話題成為了參會嘉賓的熱議主題。迅雷集團CEO、網心科技CEO陳磊也受邀出席本屆大會,并就數字化、共享、5G等熱點話題及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趨勢分享觀點。
5G建設的最大門檻是成本
從本屆大會的議題設置中可以感受到,共享、5G、數字化、創新等已經成為了當下民眾和行業關注的高頻關鍵詞。而且本屆大會期間,不僅烏鎮景區和鎮區已率先實現5G網絡全覆蓋,還啟用了“5G+自動駕駛”公交車承擔部分參會嘉賓從鎮區進入會場的接駁任務。5G時代的氛圍已經十分濃厚。
然而對于大多數普通用戶而言,距離真正體驗5G生活,還很遙遠。現場熱議數字化與5G建設時,陳磊直言:“在我國,5G要達到4G的普及水平,最保守的估計都需要萬億人民幣級別的投入。”。
其實不僅是陳磊,此前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董云庭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指出,運營商本身可能無法承受5G建設的資金投入,需要社會資金支持。今年3月,中國聯通(600050,股吧)研究院院長,全國政協委員張云勇在兩會提交了《關于加快5G商用步伐存在的問題及建議》的議案,建議國家在政策、資金、稅收等方面對運營商予以支持,以降低運營商的資金壓力。毫無疑問,5G建設最大的難題,就是高昂的基建成本。
那么這筆建設資金究竟有多大呢?工信部通信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韋樂平此前接受采訪時介紹,5G的投資量級預計在1.2萬億元,是4G時代的1.4倍左右。按照帶動系數3.33計算,預計撬動4萬億投資。而目前運營商的計劃投入,還不足千億。
對于解決這個難題,陳磊分享了迅雷近年來的一些經驗。“過去,云計算的建設需要修建大規模數據中心,購買服務器等,所以云計算是一個非常重資產的產業。近幾年,迅雷摸索出一種輕資產的云計算模式,來建設大規模的云計算網絡。”迅雷的這一方法,主要就是通過技術創新,用分布在用戶家庭中的閑置計算資源,來提供高質量、大規模的云計算服務。在這個過程中,用戶通過貢獻閑置資源獲得獎勵,而這種每個家庭都可以參與的模式,就可以實現在很少固定資產投入的情況下,使用海量的云計算資源。而同樣的方式也可以用到5G網絡的建設之中。
共享模式破解成本難題
據了解,迅雷自2015年開始嘗試將共享模式運用在云計算領域,即通過一套卓有成效的激勵系統,讓用戶共享家里的閑置帶寬,從而把閑置的邊緣網絡資源,轉換為達到商用標準的云計算服務。在這個過程中,用戶對閑置網絡資源的流轉感知并不明顯,他們的主要感知是自己購買了一個用于下載或存儲數據的智能硬件,只是這個智能硬件還有共享閑置帶寬的功能。用戶自愿選擇是否加入,作為激勵,共享行為會獲得相應的獎勵。
憑借科學的獎勵機制和過硬的技術能力,迅雷在過去4年中,成功部署了百萬量級的家庭節點,并在這些家庭節點的基礎上,建立了國內知名的云計算品牌――星域云。值得一提的是,該模式還有極大的環保價值,兼顧了發展和環境的平衡。
陳磊表示:“國家一直倡導共享發展,這既包括共享社會資源,也包括共享社會資金。”用共享模式來部署5G基站,調用的是社會的資金力量,讓普通家庭用戶參與到基站建設中去,可以極大的緩解基站建設的成本問題。
目前,在5G網絡建設中,共享共建已經成為解決成本問題的共識。但在過去,共享共建還停留在運營商的層面。如果把共享共建推廣開來,放到全社會的范圍中去,就不存在運營商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選址難、進場難、索要高額協調費等問題了,同時還能大幅減少建設成本、維護成本,加速5G覆蓋的速度。在論壇最后,陳磊說:“我們也在考慮,也在研究能不能通過共享的方式實現5G在中國,乃至在一帶一路其他國家,去加速覆蓋的方法。我相信這對國家、對社會都會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