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2日訊 繼上一輪油價調整擱淺后,國內成品油價迎來了年內第21次價格調整。據國家發改委官網消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19年10月21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降低150元和145元。調整后,各省(區、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見附表。相關價格聯動及補貼政策按現行規定執行。折合升價89#汽油跌0.11元,92#汽油跌0.12元,0#柴油跌0.12元。
各省區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
經過本輪零售限價上調,2019年以來,中國成品油零售限價已經歷21次調整,其中11次上調,7次下調,3次擱淺,呈現“十一漲七跌三擱淺”的格局。本輪調價后,全國大多數地區車柴價格6.1元/升左右,92#汽油零售限價在6.4-6.6元/升,部分私家車主的用油成本將減少。漲跌互抵后,汽油累計上調幅度達每噸215元,柴油累計上調幅度達每噸225元。折合成升價,92號汽油每升累計上調0.17元,0號柴油累計上調0.19元。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消費者用油成本小幅下降。在本次調價政策落地后,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車,車主們加滿一箱油將少花6元左右;滿載50噸的大型物流運輸車輛平均每行駛一千公里,燃油費用減少48元左右。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升的小型私家車為例,到下次調價窗口開啟(11月4日24時)之前的半個月時間內,消費者用油成本將降低9.6元左右。物流行業支出成本出現下降,臧文剛指出,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升的斯太爾重型卡車為例,未來半個月內,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降低228元左右。
本計價周期以來,原油變化率處于負值低位震蕩。截至10月18日收盤,美國WTI原油期貨收跌0.28%,報53.78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收跌0.82%,報59.42美元/桶。
美國原油庫存持續增加、主要經濟體經濟數據欠佳,是本輪調價周期油價下降的主要原因。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預計,當前原油供應相對寬松,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放緩使得市場信心非常脆弱,消息面因素仍將影響短期油價震蕩運行。一方面,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局面有所緩和,緩解了市場對地區原油生產的擔憂。另一方面,受貿易摩擦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速疲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降至3%。經濟增長放緩的信號促使美國能源情報署、歐佩克等主要石油機構紛紛下調全球原油需求增速。
展望后市,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孟鵬指出,石油市場對需求低迷的擔憂持續存在,這將長期對國際油價形成打壓。但是目前中美貿易談判取得積極進展、中東政治局勢依舊緊張,將對國際油價帶來一定支撐。孟鵬預計,下一周期國際原油價格或整體延續震蕩走勢,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上調的概率較小。
國內油價下一次調價窗口將在2019年11月4日24時開啟。以當前國際油價水平計算,下一輪成品油調價開局將呈現上行的趨勢。
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認為,目前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表示將堅持減產協議,同時全球貿易風險有緩和跡象出現,均為油價帶來利好,但市場對全球經濟及原油需求的擔憂依然存在,利空因素將抑制漲幅。
不過,卓創資訊預計,下一輪成品油零售限價或仍將無緣上調,“市場對原油需求放緩的擔憂下,國際油價或呈現震蕩小幅下行走勢,而緊張的地緣政治關系等因素將限制其跌幅。”
(責任編輯:李顯杰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