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網絡直播成了“鬼市”新的風景線

            2019-10-20 03:36:32     來源:北京青年報

              每周二的凌晨兩點,北京東四環大柳樹市場人流如織,這里就是傳說中的北京“鬼市”。“鬼市”是民間說法,曾經的“鬼市”“不問貨物來歷,不問攤主身份”,運氣好的、懂行的總能在這兒淘到寶貝。現在,“鬼市”變成了熱鬧的夜市,有不少攤主賣玩具手辦、二手奢侈品、寵物等。

              “鬼市”的燈比原先亮得早了。周邊燒烤店的白熾燈,投影在地上的彩色Logo,行人手里電筒的光,攤位上臺燈LED的光,晚上七八點就亮了。

              現在的“鬼市”早已遠離了曾經的都市傳說,成為市民和游客消遣的地方。舊貨、手辦、玉器、寵物,賣啥的都有,甚至還有納米貼膜的攤位。

              近幾年,來這兒探奇的、打卡的年輕人多了起來,“鬼市”成了旅游攻略上北京的“必游景點”。

              “鬼市”有幾個攤專賣動漫海賊王和火影忍者的角色手辦,“這兒人流量大,一天銷量很不錯”。

              看中“鬼市”客流量的還有古玩店的店主,他們不少人是從潘家園舊貨市場過來的,白天看店,晚上挑點小東西帶到“鬼市”擺擺。

              端著穩定器,上面架著手機,丁先生拍著攤位上的各種物件。他身邊的朋友打著手機手電給他照明,他嫌不夠亮,就把手機搶過來自己打照明,放他的同伴去其他攤位玩。

              “直播”成了“鬼市”游客們口中的新風景線。

              隨著“鬼市”的名氣逐漸響亮,帶著直播、拍攝設備來“鬼市”的人越來越多了。有媒體從業者,也有記錄生活的年輕vlogger,“鬼市”的新面貌被他們傳播開來。

              丁先生是媒體從業者,他說自己并非主播,拿手機就是拍著玩兒。他平時喜歡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去玩去拍,留著自己看。

              他很喜歡攤上一些舊東西,比如BP機。小時候經常看父母用,在鬼市上看到這些,心里就會涌出些許親切和懷念。不過他不打算買,“買回去也用不了,不劃算”。

              除了拍視頻的游客,偶爾出現的外國面孔尤其打眼。喬(Joe)和羅利(Rory)抱著個白色的頭部雕像,行走于人群中。他們來自英國,喬已經在北京待了三年,現在可以半中文半英文的和大部分人交流了。

              這個白色的雕像是他們挑的禮物,送給即將搬新家的朋友。他們從網上知道了“鬼市”的存在,這是第一次過來。大概是聽聞“鬼市”“水深”,他們試著學別人砍價,老板最后便宜了20塊。

              不過對他們來說,這趟到“鬼市”,依舊是滿意的購物之行,他們“很喜歡雕像的線條輪廓”。

            (原標題:網絡直播成了“鬼市”新的風景線)

            (責任編輯:DF395)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