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集中降水導致河流水位上漲,日本中部和東部超過100處堤壩潰決。總務省消防廳說,截至17日上午,超過3.3萬棟房屋淹水,總數是前一天的兩倍多。1700棟房屋部分或全部損毀。共同社17日報道,“海貝思”致使78人死亡,十多人失蹤。截至當天上午5時,日本13個縣的避難所安置超過4000人。
“海貝思”雖導致全日本近百人死亡或者失蹤,但東京地區的防災應對可圈可點,此次災害中東京死亡人數只有一人,周邊的千葉縣、埼玉縣也都只有一兩人。
東京地區水系極為復雜,有荒川、江戶川等多條河流從東京灣入海,河流兩側居民區密集,而且海拔較低,一旦河流決堤,將造成重大災難。而此次東京的死亡人數只有一人,可以說東京及其周邊的防洪系統經受住了考驗。
位于東京北面埼玉縣的“首都圈外圍排水系統”又被稱為“地下神殿”,這一排水系統始建于1992年,全長6.3公里,位于地下約50米深處。其工作機制是在附近的中川、倉松川等河流水位上升時,將水調至這一地下儲水設施,然后通過大型水泵排放到河道寬闊的江戶川中。
在“海貝思”襲來時,“首都圈外圍排水系統”再次滿負荷運轉,大大減輕了東京地區一些河流下游的負擔。據日本媒體報道,從12日到15日通過這個系統排出的水量達到1200萬噸。據估計,該系統從完工到2017年10月的約十年間,減少水災損失超過1000億日元。
不過,盡管“地下神殿”在分泄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東京發生大洪水的風險依然如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著全球極端異常天氣事件的增多,未來東京地區的都市防洪系統可能還將面臨更嚴酷的考驗。
雖然此次東京地區的防洪系統經受住了考驗,臺風和隨之而來的暴雨依然導致日本全國多達64條河流111處決堤,這暴露出日本一些地方在應對水患方面存在軟肋。有日本水利專家指出,“超出預想的水量和河流的形狀”都是導致一些河流決堤的原因。
首先,臺風“海貝思”帶來歷史性的降雨量,有的地方24小時降雨量達到約1000毫米,有的地方一兩天的降雨量相當于正常全年降雨量的30%以上。
其次,日本山地較多,河流眾多,水系復雜,而且不少河流的河道寬窄不一,遇到特大暴雨時水位容易迅速上漲,引發泛濫和決堤。
(原標題:強臺風致日本淹水區域超2.3萬公頃)
(責任編輯:DF120)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