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 10月15日,2019“一帶一路”科普場館發展國際研討會暨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年會在中國科技館開幕。會議以“開放 創新:科普場館與公民科學素質促進”為主題,旨在進一步將“一帶一路”科普場館發展國際研討會(BRISMIS)構建成為“一帶一路”國家科普場館合作互鑒的長效機制和國際化、綜合型、高層次的交流平臺。開幕式上,還舉行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向斯里蘭卡政府遞交斯里蘭卡國家科學中心總方案儀式。
大會開幕會現場
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指出,面對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強科普場館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公民科學素質提升,消弭全球科學素質鴻溝,這是各國科普場館人的使命,并已經為國際社會所廣泛認可。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程東紅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形成歷史性的交匯,新時代賦予公眾科學素質促進新的意義,針對全球公眾科學素質不平衡的問題,各國科普場館應攜手消除科學分享的壁壘,進而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她強調,主辦“一帶一路”科普場館發展國際研討會的目的就是尋求開放和創新,為“一帶一路”國家科普場館之間搭建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會會員提升專業水平和國際合作能力。
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安來順表示,信息和觀點的充分流動和交流可以讓文化遺產、科學技術和博物館事業更具活力,在多元化的語境下實現了解、包容、共享和繁榮,本次會議正是對世界博物館這一發展趨勢的積極回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科技項目專家菲利普·皮帕爾特表示,科技館和科學中心在促進科學傳播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中國在科學傳播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2018年簽署雙邊合作協議,明確支持“一帶一路”科普場館發展國際研討會(BRISMIS)這一平臺建設。他強調,雙方對斯里蘭卡科學中心的技術支持工作就是一項務實行動,今后將繼續推進雙方有關合作。
據了解,本次會議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科協、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支持,中國科技館承辦,設置有主旨報告、高端對話、發展論壇、專題論壇、平行會議及附設小型展覽等環節,來自科普場館、政府機構、科技組織及企業的近20名國際代表和280余名國內代表參會。(記者 趙清建)
[ 責編:張蕃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