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物價走勢呈多重分化 調控政策須靈活應對

            2019-10-15 22:35:17     來源:中國經濟網

              10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9月份,CPI同比上漲3.0%,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同比漲幅自2013年12月份跌出“3時代”以來首次回到“3區間”;PPI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

              盡管9月份CPI同比漲幅突破3%,但物價上漲的結構性特征明顯,而且前9個月CPI同比上漲2.5%,距離3%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仍有空間。專家建議,宏觀政策仍須進一步加大逆周期調節擴大有效需求,同時,要防范物價結構性上漲,特別是要遏制豬肉價格持續大幅上漲。

               CPI同比漲幅突破3%

              9月份,CPI同比上漲3.0%,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2013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2.5%,結束了連續三個月的“3時代”,此后CPI同比持續在“1時代”和“2時代”徘徊。今年9月份重新回到“3區間”。

              不過,前9個月平均,CPI同比上漲2.5%,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3%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相比仍有一定空間。

              9月份,CPI同比漲幅擴大,仍然主要受食品價格波動影響。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沈赟分析說,9月份,食品價格上漲11.2%,漲幅擴大1.2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2.21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1.0%,漲幅回落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82個百分點。

              在食品中,豬肉價格上漲69.3%,漲幅擴大22.6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65個百分點。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和雞蛋價格漲幅在9.4%—18.8%之間;鮮果價格上漲7.7%,漲幅回落16.3個百分點。上述六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49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下降11.8%,影響CPI下降約0.33個百分點。

              非食品中,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和娛樂、衣著價格分別上漲2.2%、1.7%和1.6%,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51個百分點。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2.9%,影響CPI下降約0.35個百分點。據測算,在9月份3.0%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1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3.1個百分點。

              從環比看,9月份,CPI環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3.5%,漲幅擴大0.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73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0.2%,漲幅擴大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15個百分點。

              沈赟分析說,9月份,豬肉供應偏緊,價格繼續上漲19.7%,漲幅比上月回落3.4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65個百分點。受天氣轉涼需求增加和消費替代影響,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和雞蛋價格上漲4.0%—7.7%,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6個百分點。鮮菜供應充足,價格下降2.4%,影響CPI下降約0.06個百分點。蘋果、梨等水果大量上市,鮮果價格下降7.6%,影響CPI下降約0.15個百分點。

              在非食品中,受新學期開學影響,教育服務價格上漲1.8%;受換季影響,服裝價格上漲0.9%。上述兩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7個百分點。暑期過后出行人數減少,飛機票、旅行社收費和賓館住宿價格分別下降14.8%、6.0%和1.5%,三項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14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9月份,秋季蔬菜瓜果供應大量增加,帶來鮮菜、鮮果價格漲幅顯著回落,與豬肉價格走勢形成分化。核心CPI處于低位,非食品價格進一步下降,表明終端需求仍有待進一步增強。

               PPI同比連續4個月下降

              9月份,PPI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這也是PPI同比連續四個月下降。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2.0%,降幅擴大0.7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1.1%,漲幅擴大0.4個百分點。

              沈赟分析說,主要行業中,9月份同比降幅擴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13.4%,比上月擴大4.3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9.6%,擴大3.7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5.8%,擴大2.7個百分點;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5.5%,擴大0.9個百分點。漲幅回落的有黑色金屬礦采選業,上漲15.7%,回落6.0個百分點;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上漲0.2%,回落0.7個百分點。漲幅擴大的有農副食品加工業,上漲4.0%,擴大1.2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1.0%,擴大0.8個百分點。

              據測算,在9月份1.2%的同比降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7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5個百分點。

              9月份,在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農副產品類價格同比上漲4.7%,建筑材料及非金屬類價格上漲3.7%,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上漲1.8%;化工原料類價格下降7.9%,燃料動力類價格下降4.2%,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價格下降1.5%。

              從環比看,9月份,PPI由上月微降轉為微漲,上漲0.1%。其中,生產資料價格由降轉平;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5%,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

              從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看,價格上漲的有18個,比上月增加4個;下降的11個,減少6個;持平的11個,增加2個。在主要行業中,漲幅擴大的有農副食品加工業,上漲1.8%,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1.1%,擴大0.8個百分點,其中銀冶煉上漲8.0%,金冶煉上漲4.0%。由漲轉降的有黑色金屬礦采選業,下降2.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0.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由平轉降,下降1.1%。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1.3%,降幅擴大0.6個百分點。此外,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價格由降轉漲,上漲0.6%。

              在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9月份,農副產品類價格環比上漲2.2%,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價格上漲0.9%,建筑材料及非金屬類價格上漲0.4%;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下降1.0%,燃料動力類價格下降0.1%。

              劉學智表示,9月份,PPI中生產資料價格降幅擴大,生活資料價格上漲,出現分化。生產資料價格下降是PPI持續負增長的主要原因,表明內外需求都偏弱對工業生產帶來影響。PPI環比反彈回升,近4個月首次正增長。流通領域中生產資料價格回升的種類增多,表明積極政策擴內需、穩增長效果正在逐漸顯現,有助于未來PPI走穩。

              3%左右的調控目標能完成

              總的來看,9月份CPI突破3%,主要受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的影響。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郭麗巖表示,當前CPI運行的結構性特征明顯,主要就是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異常上漲拉動的,除去豬肉超預期上漲及相關溢出影響外,CPI指數運行基本穩定。

              記者了解到,為應對物價形勢,二季度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迅速作出部署安排,指導和督促各地認真執行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有力保障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年初至今,已有30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55.1億元,惠及困難群眾2.22億人次,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食品價格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

              根據農業農村部最新監測數據,2019年第41周(10月8日至11日),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44.25元,環比(比9月30日)漲17.6%,同比漲130.2%。

              農業農村部分析認為,國慶節假期結束后,儲備豬肉投放措施對市場供應緊張的緩解作用逐漸減弱,下游需求仍維持較大規模,加之養殖戶和大型養殖企業擴大商品豬轉母豬比例,大量留種,同時豬價上漲帶動養殖場壓欄提高商品豬出欄重,致使生豬出欄節奏減慢,供應大幅收緊,支撐生豬和豬肉價格大幅上漲。

              不少市場人士分析認為,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制定出臺保供穩價的方案和措施,大力支持生豬養殖能力建設,增強儲備調控能力。同時,為填補市場缺口,我國正在增加進口,并從中央儲備中釋放冷凍豬肉。伴隨著養殖戶補欄積極性的回升,今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將探底趨穩,豬肉市場供應有望逐步穩定和恢復。

              “展望四季度,不排除單月CPI同比增速繼續超過3%或在3%附近波動。不過,個別月份CPI同比漲幅位于或超過3%,不會將全年同比月均漲幅推升過3%。今年實現年度物價調控目標3%左右的基礎仍是牢靠的。”郭麗巖說。

              郭麗巖表示,此次CPI同比漲幅時隔近6年重返3%,與此前幾輪破3%有明顯不同。此前幾輪通脹上行基本都伴隨有較明顯的貨幣擴張,而這次“破3”主要因為豬肉價格受疫情帶來供給沖擊導致的異常上漲所致,影響范圍目前只限于與豬肉相關的肉蛋白類范圍,這是典型的部分食品導致的結構性上漲。

              記者了解到,目前,各部門針對結構性上漲正在采取多項結構性措施,保供穩價效果已經逐步顯現。

              交通銀行建議,當前物價走勢多重分化,需要調控政策靈活應對。核心CPI較低、非食品價格下降、PPI連續3個月負增長并且降幅擴大,表明實體經濟面臨需求放緩壓力。宏觀政策應加大逆周期調節擴大有效需求,確保經濟平穩運行。同時,要防范結構性物價上漲,特別是要遏制豬肉價格持續大幅飆升。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