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增速放緩韌性不減 外貿穩中提質有底氣

            2019-10-14 22:05:05     來源:中國經濟網

              在國際經貿增長放緩、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的背景下,前三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繼續保持平穩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得到優化。

              海關總署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2.91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8%。其中,出口12.48萬億元,增長5.2%;進口10.43萬億元,下降0.1%;貿易順差2.05萬億元,擴大44.2%。

              9月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7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雖有所下降,但貿易總額環比仍有所增加,已連續第6個月保持在2.5萬億元以上。

              “總體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韌性強、結構持續優化、動力轉換加快的總趨勢沒有改變,全年外貿將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說。

              三大因素支撐外貿平穩運行

              受貿易摩擦等因素的影響,經合組織預計今年世界經濟增速將下滑至十年來最低水平;世貿組織的最新報告也繼續下調了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長速度,預測2019年僅增長1.2%,較2018年低了1.8個百分點,低于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李魁文表示,盡管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但我國外貿仍然保持了較強韌勁,前三季度進出口增長2.8%,總體平穩、穩中提質。來自世貿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我國進出口增速仍然高于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不僅如此,我國外貿的全球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還提升0.1個百分點。

              “國內經濟總體平穩、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市場多元化成效明顯,是支撐當前我國外貿平穩運行的三大因素。”李魁文說。

              據悉,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改革開放全面深化。1-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5%。國內經濟的平穩運行,為我國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實現外貿繼續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穩外貿等一系列政策舉措,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的活力。去年以來,我國兩次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出臺了一系列自主降低關稅政策,先后兩次下調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在此利好下,前三季度我國消費品進口增長達到15.3%,有進出口記錄的企業數量達到46.4萬家,同比增長5.9%。同時,我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貿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我國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分別縮短56.4%、64.7%。

              一系列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為企業積極開拓新市場、優化全球布局提供了信心和底氣,有力支撐了我國外貿的整體增長。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更加密切,貿易往來更加活躍。前三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9.5%,高出外貿整體增速6.7個百分點。

              民營企業外貿活力不斷增強

              作為我國外貿第一大市場主體,民營企業的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前三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9.69萬億元,增長10.4%,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2.3%,比去年同期提升2.9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繼上半年民營企業出口首次超過我國出口總額的半壁江山,前三季度民營企業出口繼續保持了13.5%的速度增長,出口占比增加至51.3%。

              “從各方數據看,民營企業的外貿活力在不斷增強。”李魁文舉例說,前三季度,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數量達到37.4萬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7%。在全球貿易環境復雜嚴峻的情況下,民營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積極性不減,9月當月,民營企業進出口依舊保持5.1%的增速,在穩定外貿運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民營企業進出口商品的結構在持續優化,對主要市場出口保持增長態勢——

              附加值較高的機電產品出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企業的出口競爭力高低。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民營企業出口機電產品增長16.1%,占民營企業出口的46.4%,比重提升1.3個百分點,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機械設備出口分別增長17.3%、14.3%。

              民營企業也進口生力軍之一。據統計,前三季度民營企業進口消費品增長27.8%,占我國消費品進口總值的37.7%,其中肉及雜碎、水海產品、水果、乳品進口分別增長50.8%、36.6%、44.7%、24.5%,醫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進口分別增長70.4%、12.4%。

              從出口市場看,民營企業對各主要市場出口均保持增長態勢。其中,對傳統市場歐盟、美國、日本、韓國分別增長18.3%、2.1%、9.5%、10.2%,對東盟、拉丁美洲、非洲等新興市場分別增長21.6%、11.2%和14.1%。此外,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15.9%。

              李魁文表示,下一步,海關將針對民營外貿企業特點和關心關注的問題,積極探索更具體、更有針對性、更惠及企業的支持舉措,重點解決企業在通關、稅收、企業管理、檢驗檢疫、外貿新業態等方面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全力做好海關監管和服務,助力民營企業外貿發展。

              外貿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前三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分別為7.01萬億、7.66萬億和8.24萬億元,呈逐季攀升態勢。外貿在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發展質量也取得了積極進展。”李魁文表示。

              通常情況下,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的國內產業鏈較長,更能體現我國外貿的自主性。李魁文表示,前三季度,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的進出口增長4.8%,高出外貿整體增速2個百分點,占我外貿總值的59.5%,比重提升1.1個百分點,其在外貿中的主導作用更為顯著。

              從區域發展看,我國外貿的區域發展格局更趨優化。李魁文表示,隨著國家區域戰略的穩步實施,外貿協調發展成效顯著,中西部地區依托自身優勢加快開放步伐,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外貿呈現快速增長勢頭。前三季度,西部12省市區外貿增速為11.8%,高出全國外貿整體增速9個百分點;中部6省外貿增速為12.4%,高出全國外貿整體增速9.6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隨著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系列政策落地實施,內需潛力持續釋放,為我國積極擴大進口、優化我國進口商品結構提供內生動力。

              據統計,前三季度,諸如水果、化妝品、水海產品、電動載人汽車等民生消費類產品進口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較好地滿足了國內消費升級的需要。隨著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升級的持續推進,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得到優化,占出口總值近六成的機電產品出口增長4.7%,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增速達12.9%。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我國對外開放前沿陣地之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發展速度有所加快。今年初,國務院出臺了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有力促進了綜合保稅區的發展。前三季度,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增長12.9%,占我國外貿的比重提升0.7個百分點。

              “下一步,海關將按照‘六穩’要求,穩步推進各項改革,著力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推動外貿穩中提質,更好地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李魁文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顧陽)

              (責任編輯:馮虎)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