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標債認定來了 央行對資管新規重要配套細則征求意見

            2019-10-14 11:00:31     來源:中國經濟網

              10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官網發布消息,央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起草了《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認定規則》),擬明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與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分別簡稱標債資產與非標資產)的界限、認定標準及監管安排,引導市場規范發展。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認定規則》充分考慮市場需要,為各類債權類資產提供了明確的標債資產認定路徑,提升債券市場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具體看,《認定規則》發布后新增的各類債權類資產,均可按相關程序進行標債資產認定;若通過標債資產認定,資管產品可投資該類標債資產以置換存量的非標資產。

              什么是標債資產與非標資產

              《認定規則》指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是指依法發行的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等固定收益證券,主要包括國債、中央銀行票據、地方政府債券、政府支持機構債券、金融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債券、企業債券、國際機構債券、同業存單、信貸資產支持證券、資產支持票據、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資產支持證券,以及固定收益類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等。

              其他債權類資產被認定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應當同時符合以下五項條件: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記,獨立托管;公允定價,流動性機制完善;在銀行間市場、證券交易所市場等國務院同意設立的交易市場。

              符合上述相關要求的機構,可向央行提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申請。央行會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根據上述五個條件及有關規定進行認定。

              《認定規則》明確,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財直接融資工具,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貸資產流轉和收益權轉讓相關產品,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債權融資計劃,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憑證,上海保險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債權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以及其他未同時符合本規則第二條所列條件的為單一企業提供債權融資的各類金融產品,是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

              未被納入本規則發布前金融監督管理部門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統計范圍的資產,在資管新規過渡期內,可豁免資管新規關于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投資的期限匹配、限額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監管要求。過渡期結束后尚在存續期內的,按照有關規定妥善處理。

              “非標”監管標準認定趨嚴符合預期

              對于《認定規則》的發布,光大證券(601788,股吧)研究所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從過往實踐經驗看,這些交易產品由于監管機構不統一、地方監管部門認定尺度松緊不一,部分曾一度被認定為“標準化資產”。本次明確規范為(博客,微博)“非標”代表監管標準認定趨嚴,某種程度上也符合市場大多數預期。

              對金融機構行為的影響而言,華創固收周冠南團隊認為,銀行理財方面主要關注資產配置的轉移與理財收益率的下行。在銀行理財投資端,一方面受限于期限匹配的要求,過去的“非非標”資產將與“非標”資產一同壓縮,部分資金從非標轉向標準化資產;另一方面,由于可投“非非標”減少進一步降低理財產品收益率,或將促使銀行理財進一步下沉信用資質或部分轉向權益市場獲取收益。在負債端,銀行會繼續引導投資者購買長期定開或定期理財產品,拉長負債端久期,以匹配非標資產期限。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非標的監管并不會影響目前的“現金管理類產品”。

              廣發證券(000776,股吧)宏觀經濟研報中指出,未來值得關注的是票據交易所市場能否有創新產品被界定為標債資產。票交所是國務院同意設立的票據交易平臺,滿足標債資產認定的第五個條件。現在票交所上面交易的票據無法滿足等分化等要求,不能算作標債資產。

              然而未來票交所的創新產品能否滿足“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記,獨立托管”、“公允定價,流動性機制完善”等其他4條認定細則,從而被界定為標債資產,為實體企業融資拓寬渠道,這一點值得后續保持關注。

              對實體經濟而言,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短期影響相對有限。從房地產開發資金角度看,一方面,信托貸款占房地產開發資金比重較小,影響有限。另一方面,融資量的減少對地產投資的傳導具有滯后性。從21世紀以來的房地產開發投融資數據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與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增速走勢趨于一致,而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拐點滯后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增速拐點約6個月,因此嚴監管下籌資的減少不會立刻反應在投資數據中,中間存在的反應時長擴大了政策維持穩定的空間。

            (責任編輯:李悅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