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額載幾十噸 加價7萬元居然變身百噸王

            2019-10-13 07:38:52     來源:北京青年報

              10月10日18時10分許,江蘇無錫312國道K135處、錫港路上跨橋發生橋面側翻事故。經事故調查組初步分析,上跨橋側翻系運輸車輛超載所致。此后有媒體報道稱,涉事車輛事發時車貨總重或超百噸,屬于超載車輛。

              10月12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從額定載重幾十噸的普通貨車“升級”成載重百噸的巨無霸,其背后都離不開一條“非法改裝”利益鏈。從網上購買配件,到工廠定制“升級”,再到短暫“復原”以通過年審,只需7萬到8萬元,一輛“百噸王”就可上路,留下的是對司機、行人乃至道路安全無窮的隱患。

              現象

              加價七八萬就能定制百噸以上的掛車

              已從事貨車長途運輸20年的司機李輝(化名)告訴北青報記者,在短途運輸當中,超載“百噸王”貨車不少見,“能運百噸以上的貨車還是挺多的,但主要是跑三四百公里的短途運輸,長途運輸的就比較少。”他表示,這類可載百噸貨物以上的重型貨車一般都是通過改裝而成,“目前市面上一般最大承載量的貨車額定載重也就40多噸,超過一百噸肯定就是超載,是超過國家標準的,沒有車企會推出這么大承載量的貨車,只能自己找人改裝。”

              李輝告訴北青報記者,對于貨車司機來說,要改裝出“百噸王”最重要的就是讓車輛“能裝的上,能拉得動”。“像我們這種沒有改裝過的車,車斗是裝不了那么多貨物的,所以要改裝的話,就要改動車斗、車軸、剎車系統之類的,基本上是找修理廠,費用一般在10萬元左右。”

              而據一私人車隊負責人劉剛(化名)介紹,此前他自己的車隊就有50余部“百噸王”自卸貨車,“都是直接從車廠定制的掛車,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掛車尺寸并加固 ”,劉剛說,自己購買的貨車核定質量49噸,整車價格在42萬左右,加價七八萬后,就能定制更大的掛車,“一般能裝到連車帶貨100多噸,最多的時候可裝到200噸以上,之前主要在德州周邊跑運輸。”

              網上有商家售賣改造“百噸王”的配件

              此外,李輝還提到,除了找車廠、維修廠外,在網上也能買到改裝配件。有經驗的司機,自己也能完成部分改裝。10月12日,北青報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百噸王”發現有專供“百噸王”掛車使用的多款配件,包括剎車泵閥、輪胎等,價格多在200至2200元之間。

              有剎車泵閥賣家在產品介紹中宣稱,該產品屬防抱死產品,與目前市場上同類產品相比,同等條件下,超載車輛滿載正常行駛時,制動距離能縮短近40%,并且可減輕50%的踏板力。在產品交流區,有買家直接問“后三橋100多噸,用哪一種比較合適?”“拉一百噸好用嗎?”

              北青報記者以買家身份咨詢了其中一位店主,對方推薦了某剎車泵閥,并稱,該品牌某型號標注適用80至120噸,平時拉七八十、八九十噸沒問題,“一個閥可用兩年多,大部分司機買回去自己安裝,我們也會通過視頻進行指導”。

              為通過年審做手腳

              一名一線執法人員介紹,目前市場上一些車廠、維修廠私下接貨車改裝的生意,部分“百噸王”甚至是從出廠時就自帶配置。他介紹說,貨車司機為了能拉更多的東西獲利,常常會要求廠商設計載重量更大的車輛,“就和此前裝臺式電腦和現在買車一樣,廠商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改裝軸距、增厚輪胎和增加弓子板,這樣‘百噸王’在出廠時候就有了。”

              而且這些車廠、維修廠還會提供后續“維護”服務。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營運貨車每年都需經過公安部門年審。因此,如何通過年審就成了“百噸王”首先需要面臨的難題。

              李輝說,在自己這么多年的運輸經歷中,見過的“百噸王”很多,一般而言,改裝過的“百噸王”一眼就能看出來,所以為了順利通過車檢,司機都會在年審前把改裝過的部位復原,等過了年審再重新裝回來。

              法規

              貨車載重最高不能超過49噸

              事實上,“百噸王”的“非法身份”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早有明確規定。根據《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6年第62號)規定,貨物運輸車輛最大車貨總質量為49噸,超過49噸即為超限車輛。

              據常年工作在治理超限一線的工作人員介紹,超載超限車輛通過公路和橋梁時,可能出現超出設計承受力甚至路面損毀、橋梁垮塌的情況,也容易發生嚴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他表示,原則上看,大貨車載重超過49噸就屬于違法,超過百噸更是屬于嚴重違法。但針對“百噸王”的處罰,各地標準并不一樣,整體上看處罰標準都較低。不少貨車司機為了更多牟利鋌而走險。而據江西九江交警巢警官介紹:“車輛超載,交警部門可以直接處理,如果超限,則由運管部門處理,處罰從5000元至50000元不等,具體要看超限情況多嚴重。特別嚴重的,可以對當事駕駛員進行行政或刑事處罰。”

              既然明知有隱患,為何貨車司機還要屢屢冒險改裝“百噸王”?對此,李輝說:“開貨車肯定是拉的貨越多越賺錢,這幾年也經常有同行在網上發聲,說不超重就賺不到錢。但其實這幾年過路費、油費并沒有大幅上漲。之所以賺不到錢主要是因為運費在逐年下降,以前是每噸100元,現在只有50元,所以重型貨車的運營壓力就很大。”在他看來,造成這一現象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最近幾年投入物流運輸的貨車越來越多,以至于各個物流公司只能壓低運費以獲取訂單。

              監管

              多部門發文嚴禁問題車出廠上路

              今年8月19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和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車輛運輸車超長違法運輸行為治理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到,將強化對乘用車集中裝車點、物流場站、乘用車制造企業生產廠區的源頭監管,嚴禁不符合裝載要求的車輛運輸車出廠上路。

              對此,常年奔波在路上的李輝已經深有感觸。他介紹說,為了躲避監管,“百噸王”一般都會選擇沒有檢查站的省道、國道,但也并非完全不上高速,“主要看收費站的過秤方式,有些高速收費站前是整個地面都是地秤,所以想超載也很難;但有些就只有一塊小地秤,司機過秤有技巧的話,可能會查不出來。另外現在有些地方把查超載控制在了源頭,從裝貨的時候加以規范,就算司機想超載人家企業也不敢給你裝貨。”

              劉剛告訴北青報記者:“‘百噸王’被查到處罰很重,我們被查到過,一輛車罰款就要三四萬元,拉一趟200噸的沙子,也才賺兩三千元,賺的還不夠罰的,現在都不敢超載了。”從去年開始,劉剛的車隊就不敢超載了。

              進展

              無錫高架橋橋下事發段地面交通已恢復

              10月12日,據無錫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最新通報,312國道錫港路上跨橋“10·10”較大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后,無錫市迅速成立交通事故調查組,下設綜合組、管理組和技術組,并邀請5名專家,全面開展事故調查。

              10月11日,事故調查工作正式啟動。調查組對車主、肇事車輛、載貨情況、橋面傾覆被壓車輛、橋面上側翻車輛,以及運輸公司、貨物裝載碼頭單位等展開先期調查,并對肇事駕駛員、車主、運輸企業法人代表以及貨物裝載碼頭主要負責人和管理人員等依法采取強制措施。調查組聘請的專家組調取了事故橋梁及相鄰兩聯橋梁的9大類相關資料,并進行技術層面分析,待綜合各方相關資料后,專家組將對事故原因作出進一步分析判斷,最終形成技術分析報告。 與此同時,調查組正在收集與事故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資料,根據技術原因分析調查的進展,對與事故有關的管理層面的原因和責任作深入調查。待調查工作結束后,有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10月12日,據無錫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微發布的消息,現場救援結束后,無錫交通運輸部門及武警支隊等單位共調集20余臺套大型機械,立即進行傾覆橋面的破拆、清理和地面交通的修復工作。經過連續作業,錫港路地面道路交通已經恢復。

              目前往上海方向的國道跨線橋側翻,而另外一側橋面需要檢測,所以橋上是無法通行的。但當初這里設計跨線橋就是為了通過這個平交路口。所以暫時會讓國道通行車輛落地行駛,現場則會加強交通引導。

              312國道跨線橋下原來路面已經在11日白天和夜里的搶修中重鋪瀝青,重鋪路段在三四十米。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DF395)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