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墜落吉林隕石價值比黃金還高?專家辟謠:虛夸炒作

            2019-10-12 10:41:5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多地發布目擊到空中火光視頻 北京市天文館推測出墜落物大致區域 專家稱越早發現研究價值越高

            發現疑似隕石應盡快送至科研部門

            10月11日凌晨,多位網友發布視頻稱看到疑似隕石墜落,遼寧沈陽、吉林長春、吉林松原、黑龍江哈爾濱等地網友均目擊到火光。有網友稱疑似隕石墜落在吉林松原市。

            ↑圓圈處為疑似隕石

            北京市天文館資深隕石專家張寶林告訴記者,有關方面的科研人員正在尋求衛星定位的準確數據,并最終以實物的發現來確定是否為隕石墜落。“根據現有的情況推測應該是隕石墜落,推測墜落區域有可能是黑龍江和吉林交界處。”

            10月11日,記者聯系到松原市政府及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稱目前尚未接到相關報告。

            多地網友目擊疑似隕石墜落

            專家分析可能是火流星現象

            10月11日凌晨約0時16分前后,一顆隕石疑似在吉林省松原市附近上空墜落的消息在網絡熱傳。視頻畫面顯示,天空中突然出現一道光,整個夜空瞬間猶如白晝。

            11日上午,記者聯系到北京市天文館資深隕石專家張寶林,他介紹,不僅是在沈陽、長春、松原等地,西藏、廣東等地的市民也看到了疑似隕石墜落的火光。目前,疑似隕石墜落的消息已經在隕石的專業隊伍、業余隊伍還有隕石愛好者、隕石收藏家中引發關注,已有多人趕往現場了解情況。

            張寶林告訴記者,從網友發布的相關視頻來看,可能是火流星現象,即較大的流星體隕落時產生的流星現象。網友看到的火光現象應該是發生在距離地面12公里至120公里的高空,在這段空間流星體才會發亮。它進入大氣層的速度非常快,摩擦生熱會把周圍的空氣加熱到上萬攝氏度,其表面溫度能到4000攝氏度,這時候就會發亮。一般情況下在靠近地面時,隕石在空氣的阻力下有可能會炸裂。

            科研人員正在尋求準確數據

            或有1至10千克隕石到地面

            關于疑似隕石墜落位置的確定,張寶林介紹,目前國際上有比較準確的衛星監測方式,另外就是根據目擊者提供的方位,三個不同方位目擊者的角度能大致確定隕石墜落的方位。

            “但最終還要根據實物的發現來確定是否為隕石墜落,目前有關方面的科研人員正在尋求衛星定位的準確數據。”張寶林說,根據現有的情況推測很可能是隕石墜落,推測墜落區域可能是黑龍江和吉林交界處、松原周邊,但是目前看隕石墜落量并不大,可能只有數千克隕石墜落在地表。

            天文學及行星科學專業的天文專家葉泉志分析,根據相關資料,這次空爆時刻為北京時間11日0點16分36秒,空爆中心位于東經122.9度,北緯44.3度,位于內蒙古通遼市東北75公里左右,距離長春和松原反而較遠一些(位于松原西南150公里,長春西北200公里)。

            撞擊體直徑2至4米左右,這次撞擊事件可能有1至10千克的隕石到達地面。

            專家辟謠

            “隕石價值比黃金還高”為虛夸炒作

            張寶林告訴記者,不少隕石愛好者、隕石獵人關注到疑似隕石墜落的消息,目前已有人趕往現場了解情況。“但需要提醒的是,隕石在科研上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越早發現研究價值越高。若有附近村民發現疑似墜落的隕石,切勿做水洗等其他處置,保持干燥并盡快送至科研部門。”

            另有專家指出,有傳言稱隕石碎片的價值比黃金還高,但墜落在地球上的價值主要還是以科研價值為主,經濟價值只是一些人的虛夸炒作。

            此外比較巧合的是本次隕石墜落發生前約1小時,吉林省松原市還發生了一次有感地震,導致很多網友將隕石墜落和隕石墜落前的地震聯想到一起。多位專家辟謠表示,隕石墜落和地震前兆毫無關系,純屬巧合。(記者 張香梅 見習記者 魏曉涵)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