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紡織之鄉”河北高陽:濁水變清波

            2019-10-10 16:55:46     來源:中國經濟網

              雖然只是一個下轄不到10個鄉鎮的小縣,保定市高陽縣卻擁有河北省最大的縣級污水處理廠。今年,這個目前日處理污水能力已達20萬噸的處理廠,又開始了建成以來的第三次擴容提標。

              “工程將于今年10月底完工,屆時日處理污水能力將達26萬噸。”高陽縣污水處理廠廠長王紀代告訴記者,通過這次擴容提標,高陽將實現企業污水和城區居民生活污水同步處理,出水水質可以達到大清河流域排放標準(準Ⅳ類)。

              記者了解到,2008年,高陽縣投資1.78億元,建成了日處理能力6萬噸的高陽污水處理廠,引導企業將印染廢水集中到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2010年,高陽縣投資2.1億元擴容提標,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14萬噸。2015年,高陽再投入1.2億元,將污水日處理能力提升到20萬噸,建成全省規模最大的縣級污水處理廠。今年,這個污水處理廠繼續擴容提標,投資3.7億元進行三期工程擴建,投資2.58億元進行深度處理。

              高陽縣為何不斷加大污水處理投入力度?這得從當地的支柱產業說起。有400多年紡織歷史的高陽縣,全縣紡織行業從業人員超過14萬人,年產毛巾35億條,紡織業每年對縣財政貢獻率達到65%以上,是全國著名的“紡織之鄉”。然而,產業鏈中印染環節帶來的水污染,也一直困擾著當地的發展。

              作為白洋淀上游九河之一,孝義河發源于定州市中古屯附近,流經安國、博野、蠡縣、高陽,最終注入白洋淀中的馬棚淀。多年來,兩岸村民眼中的孝義河顏色幾經變化。

              “10多年前,隔著河堤就能聞到一股怪味,河水綠中帶黃,河里幾乎沒有魚。”近日,在高陽縣孝義公園的河堤邊,一位正在釣魚的群眾告訴記者,隨著這幾年治理力度加大,河水變清了,魚也越來越多。

              “治污染既是保護生態,也能優化產業。”這在高陽縣已經形成共識。走進高陽印染產業園,在鑫順紡織的印染車間,記者看到一排排染色機正在有序作業。企業工作人員畢東華告訴記者,染色機里所用的水,約七成來自深度處理后的再生水。

              “這種再生水,是印染污水經‘超濾+反滲透膜’技術處理后的純凈水,去除了細菌和金屬離子,可以直接喝。”畢東華介紹,僅這套超濾設備,鑫順紡織就投入了1000多萬元。

              王紀代介紹,目前高陽縣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工業及生活污水約18萬噸,其中有6萬噸通過“超濾+反滲透膜”工藝深度處理后轉化為再生水,通過管道賣給三利集團、宏潤紡織等印染企業,每年可節約地下水2000萬噸。

              據了解,作為河北省唯一的國家循環經濟示范縣,目前高陽縣正在打造集紡織印染、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集中供熱、余熱發電、渣灰制磚于一體的循環發展模式,傾全縣之力助力實現“不讓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的目標。

            (責任編輯:DF378)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