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小長假催生一輪消費熱潮,而身邊無處不在的小店成為體驗智慧生活最直觀的渠道。10月8日,微信支付首次發布《2019小商家經營大數據報告》,展示移動支付時代下個體商戶與商家的智慧經營發展。
報告顯示,在剛剛結束的國慶假期,數千萬各行各業小店消費再次迎來小高峰,消費同比增幅達26%,消費呈現多元化趨勢。
數據報告顯示,國慶假期“小店”微信支付交易筆數同比增長26%,其中10月2日成為交易最高峰,單日交易筆數同比上漲30%。
不斷增長的交易背后,是小店老板們3年來通過低門檻數字化實現經營升級的一場飛速成長記。可以說,自2016年以來,微信支付小商戶發展從“無”到“無窮”的快速增長。截至目前,微信支付已連接超5000萬個體商戶與商家,面對面二維碼收款成為經營的重要工具,成為日常。小商戶年日均交易同比增長3倍,行業覆蓋果蔬生鮮、出租車、快餐、小吃、便利店等百余活躍行當,為人們日常衣食住行提供了豐富的便利場景。
小商家發展打破地域界限,智慧“夜經濟”崛起
除了行業的豐富覆蓋,微信支付的數字工具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小商家發展的地域性差別。多個一二線城市與低線城市,呈現出齊頭并進的趨勢。
微信支付“小店老板”也呈現年齡、性別均衡發展趨勢,女性店主占比45.8%。同時,目前80后小商家是運營數字化工具最多的群體,占比達39%,而70、90后小店老板也緊隨其后,一同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智慧生活體驗。
從“日落而息”到24小時不打烊,移動支付等數字化推動消費加速升級,中國“夜經濟”現在有了新的“打開方式”,也創造著多元個性的消費需求。報告首次展示了微信支付小商家夜間交易活躍畫像。其中,晚8點到10點為夜晚消費最活躍的高峰期,而22:00-24:00的消費占比也高達25%,催生名副其實的繁榮夜經濟。
微信支付覆蓋夜間消費的“吃喝玩游”多個領域,其中快餐、小吃、便利店消費成為夜經濟的“三駕馬車”,與豐富多樣的夜間消費場景一起,為人們提供更精彩的夜間生活娛樂。
做生意“更聰明”,超95%小店老板開通“語音提醒”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目前近6000萬家個體經營戶,他們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目前,微信支付已覆蓋全國34個省份、遍及全國幾乎每個角落,為數千萬個體創業者提供以支付為基礎工具的智慧經營方案,提高經營效率和實際收入。
報告顯示,使用微信收款碼作為日常經營工具的小商家已遍布中國各地,微信支付商戶借助微信支付多樣化服務,進一步降低經營門檻。有95%小店老板開通“語音提醒”功能,靠聲音就能核收款;而“經營報表”、“店員管理”也成為忙碌的小店老板們的得力幫手,輕松完成經營賬單核對、店員管理等事務。
在提供工具的同時,微信支付不斷向小商家輸出保障其生產生活質量的資源。在推出數10種保險保障商家門店經營及人身安全的同時,微信支付還通過“收款有禮”,向小商家提供優質、個性化的產品服務和權益,激發商戶在各自領域中更好地經營。報告顯示,通過“邊收款邊積分”的方式,小商家能長期獲得微信支付多元化的激勵資源,其中充話費、視頻會員、官方好禮成為25歲至35歲的小商家最常兌換三大心水好物。
數千萬“小店”作為生態中重要成員,微信支付將繼續為他們提供產品能力、營銷工具等多方面幫助,使他們以更低門檻實現生意增長,一起構建更豐富便捷的智慧生活方式。
(責編:趙春曉、呂騫)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