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信托產品,往往都是以百萬元起,作為投資人,當然要認真解讀信托合同。那么一份信托合同該如何解讀呢?投資者在被高收益吸引的同時,也需要看懂信托合同中的三大要點:收益率、投資期限、安全性。
首先要看收益性。在讀信托合同時,投資者要了解產品預期收益率,以及如何分配收益問題。一般來說,信托項目一年分配一次收益,本金到期一次性償還,也有部分產品是按季度分配收益。除收益外,也要考察費用問題。固定收益類信托合同揭示的預期收益率,往往是扣除了相關費用之后,其中包括了信托報酬、保管費、監管費、渠道費等。但也有信托公司收取1%的認購費,需要考察自己的真實收益。
其次,在讀信托合同時,要注意看項目的期限時間。一般信托存續期間,信托是不能夠贖回的,具體條款可以參見“信托財產的歸屬和返還”條目中。有些信托合同規定,實際操作會根據項目運作狀況,或者期滿之后延期幾月結束的情況。這些期限都要和投資者自己需要資金使用時間相匹配。
最后,要在信托合同中要看出投資項目的安全不安全。安全性是信托投資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投資者在購買信托產品之前,需要全面了解信托的投資風險。其中包括政策風險、項目經營風險等。信托合同中“信托財產的管理與運用”、“風險揭示及防范措施”等項目,需要投資者格外注意。其中要注意對手方的實力、資金用途、還款來源、抵押物,以及其他擔保措施的具體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者要搞清楚信托財產稅費的承擔和其他費用的界定和核算,以及對信托終止時信托財產的歸屬及分配方式做詳細了解。此外,對風險揭示、信托財產損失后的承擔主體及承擔方式進行詳細了解,知道可能存在什么風險,投資者是否可以承受,進行評估決定是否購買該款產品;最后,還要對受托人辭任(職責終止)事項及新受托人的選任以及其他事項進行了解。
投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定要做足功課,只有把功課做足了,才能將風險有效規避,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DF506)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