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西湖撈哥”國慶6天撈20多部手機 “神器”獲國家專利

            2019-10-08 09:54:54     來源:北京青年報

              湖底撈 “西湖撈哥”有絕活

              國慶6天撈20多部手機 即將退休帶徒弟傳授經驗

              這個國慶假期,“西湖撈哥”周翔軍依然在西湖邊忙碌著。不同的是,這次“撈哥”收了徒弟,在杭州西湖水上派出所工作多年的他,即將退休。周翔軍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想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傳授給徒弟,希望他們能把“撈哥”精神傳遞下去,為更多游客服務。

              忙碌的假期

              6天撈20多部手機帶徒弟傳授經驗

              從10月1日上崗,59歲的“西湖撈哥”周翔軍一天也沒回過家,白天就在景區巡邏,晚上則回到所里備勤。這個國慶假期,他和過去18年一樣,堅守在工作崗位上,處理游客們在景區遇到的各種問題,老本行“撈手機”也沒落下,假期前6天,他和同事們撈出20多部手機。

              這一次,“撈哥”不僅自己撈,還收了徒弟,將自己十幾年的工作經驗傳授給他們。周翔軍的徒弟是一名姓汪的女民警,6日,其看著師傅打撈起來非常輕松,小汪也想嘗試,并跟周翔軍夸下“海口”:“這個看起來很容易,師傅你讓我來好了。”

              周翔軍也給徒弟定下規矩,不撈起來不準吃午飯。最后,小汪用了一個半小時,才把一位游客掉下的手機撈起來。手機打撈出水的那一刻,她跟周翔軍說,原來撈手機一點也不輕松,胳膊也痛,脖子也痛。而之前跟著周翔軍一起撈手機的另一名女徒弟則說,僅僅一天,手臂已經酸痛得抬不起來了。

              十幾年如一日在西湖邊為游客服務,周翔軍的辛苦可想而知。明年即將退休的他,也想利用這段時間,把自己多年來積攢的經驗傳授給徒弟,讓他們更好地為游客服務,傳承“撈哥”精神。今后,游客若不小心把手機掉進西湖,來的不一定是撈哥,也可能是“撈妹”。

              工作愛鉆研

              研發“打撈神器”服務游客又避免危險

              早年在西湖打撈游客掉落的物品時,周翔軍往往親自跳進湖里,每次打撈不是手破就是腳破。從自我保護的角度來講,周翔軍不提倡民警下水打撈,這樣做危險程度很高。

              喜歡鉆研的周翔軍想,為什么不能發明一個打撈竿,不下水也能打撈呢?經過不斷的嘗試,從最開始利用磁鐵,再到安裝屏幕不再“盲撈”,周翔軍的“打撈神器”已經進化到第六代,其中前三代均獲得國家專利。

              周翔軍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帶的幾位徒弟也喜歡鉆研,如今師徒幾人正在完善第六代“打撈神器”。為應對不同物品特點和不同打撈者的使用習慣,周翔軍計劃做一個“一竿三用”的打撈竿,即同一個竿子既能吸,又能夾,還能鉤,多管齊下以便更高效地打撈。

              退休不離崗

              希望能多陪陪家人脫下警服“撈哥”仍在

              今年國慶前,為照顧生病住院的周翔軍,愛人不慎摔倒骨折。但國慶節是周翔軍最忙碌的時候,無暇照顧妻子,他只得把她送回老家。

              周翔軍告訴北青報記者,很多親朋好友怪他總是忙于工作,約定好的聚會也不來。每每這時,周翔軍也只能寬慰親朋,工作職責所在他確實抽不開身。

              明年11月,周翔軍就要退休了,談及退休生活,他說要先帶著父母出去旅游,滿足二老的心愿。

              在西湖邊服務了近二十年,周翔軍最不舍的還是西湖和遠道而來的中外游客。今年8月,周翔軍幫助一位外國專家打撈出手機,對方還寄給他一面全英文的錦旗。

              退休后,周翔軍說如果身體允許,組織和游客需要自己,他還是會回到西湖邊,雖然那時已脫下警服,但“西湖撈哥”還會在崗位上。

              文/本報記者 張月朦 統籌/蔣朔

            [ 責編:陳暢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