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銀發經濟”進入數字化加速期

            2019-10-08 03:30:57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銀發經濟”進入數字化加速期?50歲以上消費者愛錯峰唱K 外賣平臺老人食品逐漸增多

              昨日,餓了么、口碑發布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老年餐外賣訂單量增長近十倍。今年以來,全國50歲以上銀發族消費結構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其中增長最快的消費分別是運動健身、親子和書店。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隨著最早觸網的60后進入中老年,使用智能手機已經不再是“銀發族”的障礙,而“銀發經濟”也正進入數字化加速期。

              “銀發族”喜愛KTV下午場小包房

              口碑數據顯示,口碑預訂閑時特惠與年輕人錯峰消費,“老伙計”們的聚會一部手機自己搞定已成趨勢。過去一年,北京超半數的50歲以上的銀發族選擇在KTV下午時段(13:00至17:00)消費,這一數字較80后、90后等青年群體高出15個百分點。

              其中,從KTV商品熱賣榜單來看,最受老年消費者歡迎的是下午場的小包房,幾十元的費用即可歡唱一下午,高性價比的享受獲得了大批中老年擁躉的認可。“這個時間段,屬于商家的閑時,口碑上好多商家都有折扣,而對于上午要買菜、晚上要接孫子的我們,那就是性價比最高的黃金時間段。”趙桂榮分享著自己與年輕人錯峰消費的經驗。

              除了KTV,如今50歲以上的消費者還是通過口碑預訂功能享受最低3折錯峰就餐優惠的主要人群之一,并且成為足療按摩、休閑娛樂、健身房等場所使用團購券比例最高的人群。

              口碑數據還顯示,今年以來,全國50歲以上銀發族消費結構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其中增長最快的消費分別是運動健身、親子和書店。

              天南海北的銀發族們對于老年生活的幸福模樣也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比如在北京,老人對于美容美發SPA、休閑娛樂和親子等消費會更感興趣,這使其在上述消費項目的投入比例穩居全國一二線城市的前5位。與此同時,今年北京老人在運動健身上的投入增速空前增長,相比同城年輕人,北京老人在健身上的投入同比增速高于他們94個百分點。

              老年餐外賣訂單量增長近10倍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餓了么平臺上針對老年人的健康餐、老人食品逐漸增多。過去一年,老年餐外賣訂單量增長近十倍。最受老人歡迎的食物分別是:無糖或木糖醇版的蛋糕、無胡椒粉的高湯、可選米粒狀態和面食軟度的主食等等。

              與此同時,老人及其親屬們對于餓了么平臺“應急、跑腿”功能的需求,也呈現出爆發趨勢。餓了么數據顯示,近一年來,北京老年相關商品的外賣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3.3倍,甜品類、醫藥類和商超用品,外賣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0倍。

              其中,送往醫院場景的訂單量較多以成人護理墊、行軍床、坐浴盆等老人住院必備用品為主。在商超用品中,越來越多老人開始嘗試外賣下單老花鏡、廣場舞鞋、唱戲機等等生活用品,牛骨原湯、成人紙尿褲、蛋糕是北京老人下單購買排在前三的產品。

              不少老人表示,即買即送的外賣小哥,不僅彌補了老人出門常忘帶必需品的小遺憾,也在危急時刻為老人生活提供應急保障,解放了親屬的雙腳,讓他們能安心工作或者可以花更多時間陪護在親人身旁。

              孝心訂單同比去年增長超1.2倍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銀發經濟數字化的迅猛發展,不僅提升了老人晚年生活的多樣性和便利性,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連接家人與老人、老人與老人、社會組織與老人之間的情感橋梁,串起了跨越時空邊界的新老年社會關系。

              餓了么數據顯示,近一年來,備注提及送給長輩的外賣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過1.2倍,越來越多無法隨時陪伴在老人身旁的子女孫輩開始嘗試用外賣傳遞無時無刻的關心。

              過去一年總共有180份“家鄉味道”配送到八里莊社區的孫奶奶家,其中一半來自異地。遠在外地的孫女,每次都在午高峰前半小時下單,并給餐館老板和騎手分別備注到:“麻煩你【紅燒肉要軟爛些(給老人家吃),請包裝好】,請騎手小心送,謝謝你!”除了送到家中,很多孝順外賣訂單被送往醫院住院部、敬老院、老年協會等。

              通過餓了么平臺,還有很多陌生人、社會機構和街道給老人送去關愛。廣州商戶“湯否”為空巢老人推出愛心燉湯。在成都大邑縣,有近60家商戶為王泗鎮老人推出下單送愛心的活動。廣州市越秀區民政局與餓了么平臺共建的“互聯網+養老助餐配餐”服務模式,已復制到上海、天津等地,已服務超5000人次,并逐漸培養出第一批孝心小哥,為送餐老人提供跑腿、緊急救援等愛心服務。

            責任編輯:覃肄靈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