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國一重: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2019-10-06 08:07: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摘要

            【中國一重: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破解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今年1月至8月,中國一重集團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3.3%、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36.6%。近一年來,中國一重破解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重大創新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一年來,中國一重開展核島主設備及鍛件研制工作,承制的中廣核“華龍一號”示范項目首堆防城港3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實現水壓試驗一次成功;完成全部國家示范工程“CAP1400”和“華龍一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制造任務,實現自主開發主管道空心鍛造工藝工程化零的突破,實現我國三代核電核島一回路主設備及常規島主要大型鍛件全部國產化。中國一重還率先實現1000兆瓦級核電機組常規島整鍛低壓轉子鍛件國產化,攻克超大轉子鍛件純凈性、均勻性、致密性制造難題,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與技術封鎖。(中國經濟網)

               2016年一度處于虧損的中國一重集團,2018年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65%,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1.9%,多項經濟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今年以來,中國一重更是接連實現“元月開門紅”“首季滿堂紅”“半年雙過半”,1月至8月,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3.3%、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36.6%。

              快速扭虧為盈,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是中國一重堅持推進國企改革的成果。

              2018年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等。會議指出,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要堅持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改革方向,建立健全同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同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完善國有企業工資分配監管體制,充分調動國有企業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改革創新要求,全面深化國企改革,保持思想統一,有效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動力。”中國一重集團相關負責人說。近期,中國一重集團推出10個方面、80條具體措施和456個具體節點,堅決將改革進行到底。

              “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的“255”員工管理機制,是中國一重實施的一項國企改革措施。該措施組織全體員工簽訂崗位合同和勞動合同,暢通營銷、管理、技術、技能、黨建五個發展通道,堅持薪酬分配向營銷、高科技研發、苦險臟累差、高級管理、高級技能五類人員傾斜。

              經過改革,一重的技術人員和技能制造人員可通過評比廠級、事業部級、公司級的大國工匠、首席技能大師、首席技能專家、大國英才等稱號,獲得薪酬補貼。一系列激勵機制,讓員工不再“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一重首席技能大師劉伯鳴在2018年競聘成為鑄鍛鋼事業部水壓機鍛造廠副廠長。1982年出生的關宏剛在“繼任者計劃”中成功競聘為重裝事業部副總經理助理。如今,已經有2名“70后”成為股份公司領導,30多位“80后”走上二三級單位領導崗位。

              同時,中國一重專門成立集團公司董事會,集團的戰略投資中心、二級單位的運營中心、三級單位的生產經營中心等功能凸顯。據介紹,中國一重還著力推進駐東北地區中央企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和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推進軍工事業部、大連核電石化公司、大連工程技術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進程。改革進程中,中國一重打造的龍江高端裝備制造基地迅速崛起。基地內,公司正著力打造產業鏈配套齊全、專業協作機制完善的一重產業配套園區模式,實現“資源+服務”產業協同發展,有效提升綜合配套能力和地方配套產業發展。

              深化國企改革,中國一重還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公司通過產業、產品、產權、市場、調整、組織、人才等領域結構調整,不斷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拓寬企業產品領域,并推進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避免過度同質化競爭,解決一系列短缺問題。

              改革激發中國一重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令企業自主創新步伐加快。近一年來,中國一重破解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重大創新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一年來,中國一重開展核島主設備及鍛件研制工作,承制的中廣核“華龍一號”示范項目首堆防城港3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實現水壓試驗一次成功;完成全部國家示范工程“CAP1400”和“華龍一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制造任務,實現自主開發主管道空心鍛造工藝工程化零的突破,實現我國三代核電核島一回路主設備及常規島主要大型鍛件全部國產化。中國一重還率先實現1000兆瓦級核電機組常規島整鍛低壓轉子鍛件國產化,攻克超大轉子鍛件純凈性、均勻性、致密性制造難題,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與技術封鎖。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DF381)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