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北京市頒布了全國第一部專門保護殘疾人的地方性法規《北京市殘疾人保護條例》,這為之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的出臺提供了有力的借鑒參考。
1992年,天寧寺立交橋盲道竣工,這是全國第一座建有無障礙設施的立交橋;
北京市在全國第一個開展家庭無障礙改造;
北京市率先在全國推出兩項補貼政策;
中國第一塊夏季殘奧會的金牌是由北京市殘疾人運動員平亞麗奪得的;
中國第一塊冬季殘奧會金牌的奪得也凝聚了北京市運動員的汗水,由北京市運動員陳建新、王蒙擔任主力的輪椅冰壺隊在平昌冬殘奧會勇奪金牌,為實現我國冬殘奧史上獎牌和金牌零的突破作出北京貢獻。
30年來北京市殘疾人事業為首都和國家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日前,北京市國資委主辦的市管企業助殘就業工作推進會召開,聚焦北京市殘疾人事業發展現狀、促進殘疾人就業政策及殘疾人事業工作計劃。
北京市殘聯社會保障和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顧錦榮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北京市殘疾人就業水平在全國處于領先位置得益于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愛心企業和單位提供資源搭建了平臺、注入了活力,宣揚扶殘助殘的正能量,北京市推行全學段融合教育。
(光明網記者鐘蕾蕾 攝像/剪輯周雨涵)
[ 責編:楊帆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