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私募違法典型:透過“美麗外衣”看清“非法集資”

            2019-09-25 16:14:1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西藏證監局發布了《私募基金機構違法違規典型案例》,針對有私募基金非法集資的行為,西藏證監局表示,投資者在進行私募基金投資需要透過私募的“美麗外衣”,看清“非法集資”的本質。

              以下為全文:

              案例2:透過私募的“美麗外衣”看清“非法集資”的本質

              近年來,打著“私募基金”的幌子進行非法集資的行為時有發生,不法分子騙取投資者錢財后,立刻揮霍一空或者攜款逃跑,給投資者帶來慘重的損失。

              2016年,監管部門在私募基金網絡排查中發現,X系投資運營“X系股權投資”網站,在網站公開發布了私募基金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和申購預約按鈕等基金產品宣傳和募集信息,涉嫌以私募基金名義從事非法集資活動。根據該線索,監管部門立即啟動現場檢查程序,發現X系投資所管理的某一只基金投資者人數超過1200人,另一支基金投資者人數超過300人。其中第一只基金募集賬戶中有700多筆約2500萬元的轉賬來自個人賬戶,涉及人數近600人,且募集賬戶收到的轉賬金額近87%在10萬元以下,其中1萬元、2萬元的較為普遍。監管部門對X系投資及時采取監管措施,并與公安部門、工商管理部門、當地街道辦,聯合行動控制其經營活動,逐步縮小涉案資金規模,將渉眾風險降低到最低水平。目前,X系投資涉嫌非法集資已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2018年,廣東中證投資者服務與糾紛調解中心收到多份廣州Y投關于產品延期兌付的投訴,監管部門以此為風險線索進行了現場檢查。檢查中,該機構僅提供其在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的基金產品資料,稱沒有發行其他任何產品,也沒有兼營其他非私募基金業務。但檢查人員關注到該公司在繁華地段租用整整一層辦公樓,通過查詢工商登記信息和詢問公司負責人,該公司在該辦公地址租用3年以上,僅租金成本每年就要上百萬元,而其備案的基金規模僅僅300萬元,基金管理規模明顯不足以覆蓋經營成本,有存在開展其他業務或存在未備案基金的重大嫌疑,檢查人員現場發現公司與廣播電臺合作宣傳的記錄及20多本基金合同,一共涉及兩只未備案基金。根據現場獲取的資料,再調取基金合同中載明的募集賬戶流水,發現該公司至少向120名以上不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經現場檢查核實,公司公開宣傳,承諾保本保收益,向不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未實際用于對外投資,而是將資金用于支付房租等日常經營、拖延兌付投資者資金等行為。在對公司負責人監管詢問后得知,公司背后實際控制人有非法集資前科。監管部門及時采取了監管措施,責令公司清退非法募集資金。目前,公安機關已對廣州Y投涉嫌非法集資立案偵查。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非法集資并非“難懂”的專業術語,也并非多么神秘的騙局,套路縱然花樣百出,其實均跳不出“公開宣傳”“承諾保本保收益”“向不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等三個最顯著的特征。希望投資者在選擇投資產品的過程中,可以看清非法集資的本質,遠離以“私募基金”名義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責任編輯:DF381)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