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給我一面國旗”刷屏朋友圈 不到半天超2億人次參與

            2019-09-25 07:39:52     來源:北京青年報

            9月24日一大早,很多人的微信頭像帶上了“國旗”、“70”、“國慶快樂”圖標或字樣。微信朋友圈隨后被“給我一面國旗@微信官方”刷屏。但很快用戶們發現,喊話微信官方并沒有用。

            網友隨即大開腦洞、借題發揮開啟了許愿狂歡,與此同時,許多微信公號也抓住時機,紛紛借此引流,將教程鏈接放在自己的公號中,“關注就會彈出‘給我一面國旗@微信官方’”。隨后,朋友圈也開始轉發換國旗頭像的小程序,或是換國旗頭像的二維碼。

            北京青年報記者甚至發現一家科技公司直接注冊了一個“給我一面國旗吧”的微信公號。

            其實,真正能擁有國旗頭像的方法并不復雜,只要通過H5進入到活動頁面,可以選擇代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金色“70”字樣、喜慶的“國慶快樂!”橫幅和國旗三種圖案。在選擇圖案和調整頭像照片大小后,點擊“保存頭像”,就完成了。

            據了解,隨著參與人群不斷增多,朋友圈秒變許愿池,因為參與活動的人數暴漲,該小程序在24日上午11點左右出現短暫“崩潰”。

            到底是誰掀起了昨天微信朋友圈的熱潮,這般盛況又是否在“幕后推手”的預料中呢?北青報記者獨家對話了該項目的負責人何凡,揭秘“給我一面國旗”背后的秘密。

            對話

            倆月時間全流程策劃

            北青報:策劃這個項目時是怎么考慮的?

            何凡:這個項目的制作方并非微信,而是騰訊新聞極速版的社群運營團隊。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平臺方推出一些活動,讓大家表達自己的愛國情緒和愛國之心。為此,他們用了2個月時間。從策劃到產品研發、傳播都是一起考慮的。最初策劃的頭像類型有五六種,最終確定了現在的版本。

            北青報:正式上線時間是什么時候?

            何凡:24日8點正式上線的,23日晚上只給少部分的人進行了測試。

            北青報:今天朋友圈很多人@微信官方,朋友圈現在變成了一個“許愿池”,這是你們的營銷手段嗎?

            何凡:沒有,可能是網友寫著玩的,不知道怎么就轉起來了。大家把這當作一個很有趣的事情,表達一個同慶的好心情吧。我們也在跟微信團隊溝通,不光我們覺得意外,他們也覺得很意外,流量一下子就起來了。其實(“鼎沸”的時候)大家壓力都很大,怕服務器出現故障,用戶享受不到這個服務。

            @微信官方參與人次超2億

            北青報:上線到現在用戶的參與量如何?

            何凡:在不到半天的時間就有超過2億人次參與,這也讓大家很驚喜和欣慰。

            北青報:3種頭像哪種使用比較多?

            何凡:默認的會比較多一些(國旗款)。

            北青報:你們中途服務器崩潰過嗎?

            何凡:服務器崩了一次,因為變化的量太大了。在24日10點到11點之間吧,具體時間我不太記得了,后面的運行情況就正常了。

            北青報:之前預料到會有這么大的傳播效果嗎?

            何凡:確實沒有想到。我們本來是想做一個小工具,甚至不用上傳頭像,點一下就可以拉取你的頭像,直接就可以用了。不管男女老少,都能最大化去參與國慶,表達自己的愛國之心。

            搜索關鍵詞置頂正式小程序

            北青報:現在有很多自媒體在教大家使用這個程序,其中會有安全隱患嗎?

            何凡:這個應該不會,頭像不至于有盜取問題。如果有公眾號或者團隊惡意竊取相關所謂的信息,那微信這邊應該是能監控和防范的。大家現在如果想換頭像,可以在微信里搜一搜“給我一面國旗”,就有置頂的正式小程序了。

            北青報:有用戶反映如果要下載第三個頭像,就要先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是這樣嗎?

            何凡:測試的時候有這個設計,但是正式上線的時候就沒有了。

            本組文/本報記者 宋霞

            見習記者 梁婷 韓謙 魏曉涵 韓世容 統籌/張彬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