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李政葳)在2019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由天津市委網信辦主辦,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承辦、杭州安恒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大數據安全高峰論壇”在天津舉辦。論壇以“新時代下大數據安全新態勢”為主題。
強化數據安全保護,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陳吉學處長表示提出四點認識:一是加快建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管理;二是盡快出臺一批數據安全管理國家標準規范,更多利用標準引導和規范數據安全工作;三是增強全社會數據安全意識和技能,依法嚴厲打擊數據安全犯罪行為;四是充分發揮各方面作用,形成維護數據安全的強大合力。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副處長劉大山針對下一步大數據安全標準化工作提出了三方面建議,一是加強數據安全國家標準體系研究和重點標準的研制工作;二是強化標準制定全生命周期的過程管理,確保實施質量和效益;三是做好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的銜接配套。
安恒信息首席安全官劉志樂表示,大數據是企業核心資產,是保護的重中之重,同時大數據能夠為民謀利。從而打造一個更安全、更明朗、更健康的網絡空間,需要網絡安全從業企業和政府、科研力量以及社會共同努力。
期間,沈昌祥院士做了《數字經濟時代的機遇與網絡安全》的主題報告。他表示,隨著海量數據的進一步集中和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信息安全成為大數據快速發展的瓶頸。大數據信息安全主要集中體現在網絡安全、系統安全、個人設備、供應鏈安全、數據安全等方面。殺病毒、防火墻、入侵檢測的傳統“老三樣”難以應對人為攻擊,且容易被攻擊者利用;找漏洞、打補丁的傳統思路不利于整體安全。
沈昌祥認為,要主動為網絡信息系統培育免疫能力,實施主動免疫可信計算,在計算運算的同時進行安全防護,以密碼為基因實施身份識別、狀態度量、保密存儲等功能,及時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與排斥進入機體的有害物質。
[ 責編:楊煜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