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信托業二季度成績單 業務結構逐漸優化

            2019-09-23 10:54:34     來源: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信托業二季度成績單:資產規模降中趨穩 業務結構逐漸優化

              近日,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2019年二季度中國信托業發展評析報告。

              中國信托業協會指出,總的來看,與一季度相比,二季度信托資產規模降中趨穩,資產質量有所優化,資產配置能力則是穩中變強。同時,信托業日益提高防控金融風險意識,在主動收縮業務規模的前提下,人均利潤和平均年化綜合信托報酬率同比的提升反映了行業“增效”的努力。

              信托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近期頻發的兌付危機更多是與市場大環境、政策基本面有關,此外也是部分信托公司展業比較激進的后果。目前來看,信托公司普遍在防風險方面還是下了很大力氣的,并且在這個基礎上逐步嘗試完成轉型。

              經營效率明顯提升

              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全國68家信托公司受托資產規模為22.53萬億元,較2019年一季度末下降0.02%,降幅進一步縮窄,同比增速較2018年二季度末的4.88%放緩至-7.15%。

              其中,事務管理類信托規模為12.42萬億元,較2019年第一季度末減少3089億元,占比55.12%,較2019年一季度末回落1.36個百分點。

              北京大學國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指出,在當前去通道、去嵌套的嚴監管氛圍下,傳統銀信合作通道業務規模仍在收縮,更加考驗信托公司主動管理能力的集合資金信托占比不斷提高,與單一資金信托占比平分秋色甚至略有超出。

              “近年來,信托公司普遍加強財富渠道建設,注重主動管理能力培養,集合資金信托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金李補充道。

              業績方面,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信托業實現經營收入292.37億元,同比增加8.3%;利潤總額為189.99億元,同比下降1.24%,增速較前季度明顯回落。

              2019年第二季度,信托業務收入189.16億元,較2018年第二季度增加4.91%,占比64.7%,較2019年第一季度下降8.35個百分點。

              金李指出,總體來說,信托業務收入占比沒有大幅變化,短期的波動可能來自于近期資本市場波動帶來的投資收益較大波動。

              值得一提的是,信托公司經營效率同比有明顯提升,這體現在人均創利和信托報酬率兩方面。

              從人均創利來看,2019年第二季度人均利潤137.2萬元,較2018年第二季度增長5.13%;信托報酬率方面,2019年第二季度平均年化綜合信托報酬率0.54%,較去年明顯提高。

              在金李看來,一方面,近年來信托公司紛紛加強公司治理,提升信息化水平,精簡中后臺人員,優化內部管理流程,不斷向精細化與智能化靠攏,行業人均創利有望逐漸提高;另一方面,去年“資管新規”落地后,通道與多層嵌套業務不斷清理與壓縮,信托公司主動管理業務增加,業務結構不斷調整,帶動信托報酬率回升。

              房地產信托拐點已至?

              信托業務結構正在逐漸優化。這具體表現在工商企業的信托資金占比穩居榜首,流向金融機構的信托資金占比逐步下降,房地產信托下半年或由升轉降以及未來流向政策鼓勵相關方向基礎產業的信托資金或進一步增加等方面。

              金李分析認為,近年來,信托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要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號召,加大對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和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戰略新興領域,預期未來工商企業這一領域的優質項目將會獲得更多信托資金的支持。

              記者注意到,第二季度投向金融機構與證券投資領域的信托資金占比繼續下降。

              “這主要是因為資管新規推出以來,監管部門加大對金融同業業務的整治力度,限制或禁止通道與多層嵌套的監管套利行為。”金李指出。

              證券投資方面,金李指出,隨著擴大國內市場需求的經濟促進政策陸續出臺,會使非周期性行業的部分上市公司受益,加上“科創板”落地的利好消息,證券市場向好的跡象是期望之中的。“然而,要使受挫的市場信心有所激活的時間或許會更長一些”。

              另一方面,相較于2019年一季度末,投向基礎產業與房地產領域的信托資金占比繼續上升。

              雖然二季度房地產領域的信托資金占比繼續上升,不過,多位信托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房地產信托拐點或已到來。在監管“接力式”的調控下,7月份以來,地產信托下滑趨勢明顯。

              金李也表示,監管部門及時對房地產信托業務的規范發展加強了窗口指導,預計下半年房地產信托業務的規模將由升轉降。“在2019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未來信托公司會更加注重高質量的內涵式發展。從監管來看,目前主要是余額管控,并非暫停所有公司房地產信托業務,預計房地產信托業務不會完全萎縮,仍會保持一定的比例。

              關于基礎產業信托,金李表示,年初以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明顯提速。在2019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要求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停車場、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加快推進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預計未來流向相關方向基礎產業的信托資金或進一步增加。

              未來風險總體可控

              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信托行業風險項目1100個,規模為3474.39億元,信托資產風險率為1.54%,較2019年一季度末上升0.28個百分點。

              “這主要源于去年金融‘去杠桿、強監管’政策下,銀行表外資金加速回表,同時平臺公司舉債受到限制,企業現金流相對緊張。”金李分析道。

              金樂函數信托分析師廖鶴凱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近期頻發的兌付危機更多是與市場大環境、政策基本面有關。這兩年國內外形勢變化較快,對應的政策也不斷調整。而信托設立存續期限都較長,立項時候方向選擇問題或風控考量的尺度寬松,遇上較大的大環境變動,容易出現各種問題。“這兩年大量的上市公司貸款類業務出現問題,就是比較典型的情況”。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袁增霆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這主要與金融監管環境的變化有關。2018年出臺的資管新規對非標融資業務和通道業務造成了緊縮效應。同時,近期監管部門對信托房地產業務加強了窗口指導,造成了該類業務規模的被動調整。此外,金融業發生了周期下行調整,信用風險與流動性風險暴露增多。

              “部分信托公司展業比較激進,信用下沉較大,導致逾期甚至違約事件增多。”金李進一步指出。

              不過,金李分析認為,自“資管新規”出臺之后,信托公司普遍加強主動管理能力與風控能力建設,未來信托行業總體風險可控。

              “目前來看,信托公司普遍在防風險方面還是下了很大力氣的,并且在這個基礎上逐步嘗試完成轉型。”廖鶴凱告訴記者,無論是防風險還是轉型,信托公司都是要花大力氣的,同時做好更是需要很高的水平,也可以說需要很強的抗壓能力,更多的時候是一種平衡。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