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可愛的中國”之漢族:小剪紙綻放大異彩

            2019-09-20 21:06:05     來源:光明網

            光明網訊?“漢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葉照窗紗。”利用薄片材料剪刻鏤花,在有紙以前就已經不乏。在中國大江南北,剪紙文化經歷歲月的變遷,早已深入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家一戶的生活中。

            在品類繁多的民間剪紙藝壇上,蔚縣剪紙以構圖飽滿、造型生動、色彩絢麗、工藝奇特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她幾經變革,由“剪”變“刻”,再由單色到彩色,在構圖、造型和色彩上開創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既有北方民間剪紙粗獷、質樸的特性,又有南方剪紙細膩、秀麗的風格。它色彩濃艷,裝飾感強,呈現出嫵媚嬌艷、淳樸華美的藝術魅力,為世人所青睞。

            周淑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蔚縣剪紙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她說:“蔚縣剪紙從設計到完成總共是20多道工序。一環扣一環,雖然只是一張小小的剪紙,但是能做出大文章來。”

            春節、中秋、結婚喜宴、老人過壽等等,個個好日子都能看到剪紙的身影;壽桃、仙鶴、牡丹、松樹……樣樣剪紙題材都體現中國人對家庭的重視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祖輩們懷著對下一代的期盼和祝福把這種剪紙技藝代代傳承。周淑英說:“我們把少數民族美麗的服飾,還有塞外風景融入我們的蔚縣剪紙,各個民族相互學習,我們的祖祖輩輩一直把這種剪紙技藝傳承下來。”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銀河系工作室和光明網共同主辦的“可愛的中國”各民族優秀知識分子講述各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系列短視頻共58集,從8月6日起,將每天推出至少一集,敬請關注。(記者 趙剛 梁澤運)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