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華興資本舉辦了第一屆華興匯 (The Renaissance Forum) ,邀請新經濟領軍創業者與頂尖投資人共同分享啟發、探路前行,打造了獨一無二的跨越一二級市場的盛會。
現場嘉賓包括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郭平、美團點評創始人兼CEO王興、滴滴出行董事長兼CEO程維、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等卓越的中國新經濟領軍企業的CEO, 包括BlackRock、Fidelity、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Capital Group等國際頂尖萬億美元AUM投資機構的關鍵決策者。
今天要分享的是華興資本董事長兼CEO包凡在華興匯開場演講,面向國際投資人,包凡闡釋了華興對中國新經濟私募市場趨勢的觀察以及華興看到的投資新動能、新主題。文稿經由英文翻譯整理。
華興匯是一個邀請制閉門會議,文末彩蛋會送上現場精彩照片,可謂星光璀璨,不要錯過。
今天主要分享兩大部分的內容。過去幾年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認為現在新經濟投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第一部分講一下我們看到的私募市場趨勢;第二部分我會分享華興對于新經濟的觀察。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私募股權市場趨勢。私募股權市場趨勢的觀察我們分為募資端、投資端兩個角度。
受資管新規等影響,自2018年以來中國私募融資持續下行。上半年和去年同期相比,無論籌集的資金、項目數量都有很大下降。
Source: Preqin, CR Analysis
在過去十年中,募資在2015-2017年達到高峰。2019年上半年比2017年上半年募資額下降了75%。再看總的融資額,2019年上半年比2017年上半年下降了85%。這背后一個重要原因是2018年,宏觀經濟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型,加上資管新規推出,從銀行、保險公司以及財富管理等渠道流入私募市場的資本減少。
雖然如此,在我們行業依然有很多驅動力,特別是風投、成長基金方面,投資者還是相信中國長期的發展。VC和成長型基金手中的彈藥(dry powder)在持續增長,極大助力了高增長的新經濟資產不斷壯大。自2016年以來,成長基金的可投資金已超過VC和buyout基金。從全球范圍看,成長型基金占有的可投資金有53%都在中國。
Source: Preqin, CR Analysis
看完募資端再說投資端。在投資端,我們看到了四個大的趨勢:
第一,資本向頭部聚集。我們發現項目數量其實有一個很大的下降,但是平均項目規模其實是在上升的。獨角獸公司還是吸引了不少資本。根據公開數據整理,中國獨角獸吸引了市場總資本的一半。Source:ITJuzi, literature reseach, CR M&A team,CR Analysis
第二,To B服務成為私募市場的熱點,企業服務是2019年最引人注目的行業,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單個項目規模可能不是很大,沒有辦法跟房地產、汽車比,但是看項目數量、總的投資額,這個賽道都排在前面。并購市場呈現出相同變化趨勢:重點從消費互聯網轉向線下零售/企業服務/物流。2018年上半年,并購交易主要集中在O2O、電商、社交、內容等消費互聯網領域。巨頭通過對流量平臺的投資并購,獲取更多C端場景與流量。2019年上半年,資本逐步向線下零售、科技/企業服務、物流等領域轉型,涌現出更多產業互聯網領域的重要交易。
Source: CR M&A Team, CR Analysis
第三,下沉市場題材獲得了更多的資本青睞。近一年有很多新經濟投資都瞄準了三四線城市。很多下沉市場代表公司獲得數額比較大的私募投資。我們認為下沉市場領先App有以下特點:內容上,本地化和貼近日常生活,跟風門檻低,例如快手;操作上,簡潔UI和易于使用的設計,例如拼多多;互動方面,瞄準價格敏感、空閑時間多的用戶特點,直接向用戶付錢以增加粘性,例如趣頭條。
Source: CR M&ATeam,ITJuzi,CR Analysis
第四,從退出來說,上市的獨角獸資本市場表現差異正在擴大,公開市場投資者需要謹慎挑選優勝者,我們投資獨角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甄別,有的時候一個獨角獸公司會成長為千億級公司,有的就消失掉了。互聯網巨頭也在利用私募市場、公開市場之間估值的差異。我們認為關鍵股價因素影響包括發行價、商業表現、海外市場的對標公司、同類標的的稀缺性等等。
Source: Bloomberg, CR Analysis
下一節,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新經濟的洞察。華興從2013年開始做投資管理,下面很多案例是我們正在做的投資。我們覺得現在有不少讓人興奮的趨勢,首先講講驅動力,再講一下我們正在關注的新的投資主題。
我們按To C和To B兩個大的方向來說。
To C的領域,我們認為消費者市場存在基本的、結構性的變化,可能帶來新的投資機會。我們把驅動力總結為“五新”,也就是新媒體、新渠道、新供應鏈、新消費者、新基礎設施。Source: CR Analysis
第一“新”是新媒體,我們提到新媒體,有兩家公司比較突出:字節跳動、快手。有大約4.3億的抖音 / 快手觀眾,每人每天觀看短視頻時長達60~70分鐘。短視頻的變現機會豐富,包括電商(視頻電商去年在淘寶的成交總額為1000億人民幣)、網絡直播、廣告、訂閱等等。
第二個“新”是新渠道,關注新渠道是因為,隨著電商增長放緩,用戶獲取成本顯著增加,而線下購物中心以其不可替代的購物體驗獲得穩步增長。
在線流量已經非常貴了,這就是為什么有很多資本正在流入線下市場。中國現在正在建更多的購物商場,到今年我們會有近700家新的商場,他們非常注重用戶體驗、配套娛樂,吸引了很多中產階級線下消費。有很多新的零售品牌也和新建的商場一起發展,NOME就像中國的無印良品,妍麗是一個發展比較快的化妝品連鎖,做得非常棒。Source: Euromonitor, Kantar, winshangdata.com, CR Analysis
第三個“新”是供應鏈,我們說新的供應鏈,因為中國出口非常大,供應鏈質量非常高,但是現在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初創企業建立初創品牌,也在打入供應鏈市場。這就使得高質量的生產能力從供應出口轉向本土消費,從工廠到消費者之間的流程大大縮短。Source: Euromonitor, National Statistics Bureau, CR Analysis
第四個“新”,我們來看看新消費者。最主要是年輕人崛起,90后、千禧一代,他們和之前幾代人非常不同,非常個人主義,有文化自信。90s / 00s /中產階級和許多其他消費群體正在崛起,每個消費者都代表著獨特的價值主張;根據騰訊的一項00后消費者調查,62%會為他們的興趣買單,84%的人不會超出能力消費,16%的人認為主播在推薦產品時比電影明星更可靠,超過50%認為跨國公司品牌并不比中國品牌好,60%的受訪者喜歡在其領域擁有專業知識的品牌……
第五個“新”想說的是新基礎設施,它指的是外賣行業玩家已建成比傳統快遞公司更大更快的同城遞送服務網絡,我們可以創造出這種能力:讓消費者有一種選擇,買同城商品30分鐘就可以送到。
外賣配送體系具有以下特點:是可以遞送任何東西的市內網絡,平均花費30分鐘,比傳統快遞公司遞送速度(約1天)更快,對接單的響應也更快,同時擁有更大的配送隊伍相互配合。所以本地的快遞、送餐配送還是有不少產能。Source: National Statistics Bureau, China Post, Meituan, DCCI, CR Analysis
在這五大驅動力的推動下,我們認為至少有五大新的投資主題值得關注:新品牌、品類創新、C2M、視頻電商、同城電商。我們來逐個拆解:
第一,新品牌的背后是高品質 + 新供應鏈 + 新市場+ 新渠道。
比方說喜茶、奈雪的茶掀起奶茶消費升級,用更高品質的原材料使高標價成為可能,通過獨特的店面裝修、選址等,全方位渲染品牌吸引力。完美日記定位屬于少女的Dior和Chanel,與Dior和Chanel相同的供應商但價格更低,高效利用新媒體(KOL、知乎、小紅書等)渲染品牌吸引力。NOME等成為商場里高品質的 “Dollar Tree”, 提供高品質、有設計感但低價格的商品,利用中國特有的強大生產力,提供上千種SKU商品,以獨特的連鎖模式進行快速的門店擴張。
我們認為只要能有高質量產品、打入高質量供應鏈、運營新的渠道、應用新的科技,一定能創造新的市場。
第二,有一些傳統的領域也出現了顛覆者,我們叫它品類創新,它意味著新消費者子分類 + 定制產品/ 價值定位。
比方說江小白定位是屬于80后和90后的烈酒。他們有著清晰的目標消費群體――沒有在茅臺(600519)和劍南春等傳統白酒影響下成長的80后和90后;價值定位同樣清晰――烈酒與生活的簡單性;除此之外,還有卓越的渠道分發能力和強大的品牌推廣活動。
Relx則是屬于80后和90后的煙,同樣定位對中華、大紅鷹等傳統煙草無品牌忠誠度的80后和90后,并依靠卓越的品牌塑造能力來增加消費者吸引力。總的來說,年輕一代要的東西跟老一代不一樣,我們一定要看準這些機會。
第三,視頻電商我們理解差不多是抖音 + 快手 + 淘寶 + 新供應鏈 + KOL。人們在抖音、快手花了很多時間,這兩個平臺創造了自己的電商生態系統,雖然還是一個年輕的生態系統,很多用戶體驗和保障的問題還在不斷解決。新的視頻電商玩家需要有自己的定制化供應鏈,來與淘寶的視頻電商生態競爭。
第四,C2M其實是從客戶到工廠到供應鏈的合作,我們把它拆分成消費訂單 + 供應鏈 + 供應鏈整合 + 工廠合作。嚴選代表著中產階層的C2M,網易為中產階級嚴格篩選暢銷的SKU,網易確保它的庫存商品均是定制化和高品質。拼多多代表著大眾市場C2M,通過監控分析平臺上的交易數據,拼多多能夠預測有潛力做出“爆款”的商品,根據消費者需求向工廠下訂單,影響供應鏈。
第五,同城電商的意義在于,它等于外賣網絡+本地供應商,產生了網絡。只要是同城庫存的任何商品,包括食品、生鮮、藥品都可以配送。送餐小哥他們是每天送20、30單,送快遞的是每天200、300單,他們賺的錢差不多,有時候外賣小哥賺錢更多。這個模式更適合本地網絡,能創造不少機會,依托快遞送餐網絡有非常多的機會。
消費領域說完了,我們可以看看To B企業端。這里我們還是總結了五大驅動因素:“科技戰”、中國經濟轉型、海量的數據、AI能力,還有5G網絡的推出。我們認為B端根本性、結構性的轉變驅動了全新的投資機會。Source: literature research, CR Analysis
第一大驅動力是“科技戰”,某種程度上,中美貿易摩擦的本質是科技競爭,是兩個超級大國為爭奪下個十年全球經濟領先地位而競爭。現在政府投入了更多的預算到中國的一些基礎研究上,從長期來說,我們相信這對于整個行業是一個利好消息。
第二個底層驅動力是中國的經濟轉型,我們看到了人口老齡化趨勢,看到了經濟結構從制造業為主向更高質量經濟發展來轉型。所以中國正在從出口資源和勞動力,向輸出IP和服務轉型,在價值鏈的位置上移。
技術層的驅動力包括三個方面:數據、AI算法和機器人、5G。數據方面,毫無疑問中國因為龐大的網民基數和消費互聯網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數據;AI算法和機器人則將人們從重復性的體力和腦力工作中解放出來;5G方面,中國會是第一個實現5G商用的國家,在5G發展中處于領先地位,中國計劃從2020年起投資2萬億人民幣用于5G的建設與商用,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領先奠定基礎,5G將直接與間接推動萬億級GDP的增長。
我們對于投資主題的展望主要說三個方面:
一個是AI商業化,我們認為是反復積累+應用場景落地實踐助推,然后再省掉薪酬成本。我們看到很多人工智能應用,AI進入了我們生活方方面面,應用場景非常廣闊,包括審計、電商銷售、會話機器人、人力資源管理、醫療、物流供應鏈、網絡安全等等。
第二是SaaS的起步,我們認為,背后原因是高人力成本+模塊化/規范化的行業技術+小企業的欣欣向榮+云基礎設施的完善。基本上我們認為人工不斷變貴,很多線下公司開始做線上業務,數字化進程就開始了,開發的流程可能是自己內部來完成,現在他們也在尋找外部的合作伙伴,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很多這種變化,這些小公司成長非常快。
第三是先進制造業,我們簡單可以理解成5G+IoT,它們使得設備無線控制與通訊、物流追蹤、低延遲的工業AI、靈敏的云上AR/MR應用成為可能。Source: literature research, CR Analysis
2019年市場變化非常多。華興依靠跨越一二級市場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能力、領先的頭部創業者社群網絡,持續研究、沉淀能力,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也希望能陪伴幫助更多的新經濟創業者成長。
(責任編輯:宋政 HN002)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