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新版LPR第二次報價出爐 小幅下降穩定貨幣政策預期

            2019-09-20 14:17:0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今日,新版LPR第二次報價出爐,據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9時30分公布的數據顯示,1年期LPR為4.2%,較8月20日首次公布的報價調降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85%,與上次持平。

              此次LPR的降幅完全符合業內預期,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降低銀行負債端資金成本、降低實體經濟融資利率等因素支撐了LPR利率水平下行,而小幅度下降也體現了央行呵護銀行業的良苦用心,對于股市和債市來說則分別為偏利好與中性的效果。

              LPR第二次報價如期下降

              改革后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今日迎來第二次報價。據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9時30分公布的數據,20日LPR為:1年期LPR為4.2%,較8月20日首次公布的報價調降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85%,與上次持平。

              今年8月17日,央行發布“2019第15號公告”稱,決定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新的LPR由各報價行于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9時前,以0.05個百分點為步長,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提交報價,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后算術平均,向0.05%的整數倍就近取整計算得出LPR,于當日9時30分公布。

              8月20日,LPR形成機制改革后的首次報價公布,1年期為4.25%,低于此前4.31%的水平,符合市場預期;5年期以上為4.85%。

              新LPR報價方式的實施,意味著各銀行此后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并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采用LPR作為定價基準,這利于貸款實際利率降低。申萬宏源固收研究孟祥娟團隊指出,此次相當于一次不對稱降息,但幅度需要觀察。

              由于LPR形成機制改革實現了貸款利率與MLF利率掛鉤,市場人士認為央行可能通過降低MLF利率方式引導LPR下行,因此后續MLF操作利率備受關注。

              8月26日,央行在新LPR機制下開展首次1年期MLF操作,操作量為1500億元,期限為1年,利率為3.30%與此前保持一致。鑒于此,市場普遍將MLF操作利率調降的預期鎖定在9月份。

              9月有兩筆MLF到期,分別于9月9日到期1765億元,9月17日到期2650億元。對于9月9日到期MLF,央行在當日選擇以逆回購進行對沖,中標量達1200億元,期限為7天,中標利率為2.55%。9月17日,央行縮量續作2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依舊為3.30%,市場預期的MLF利率調降落空。

              三大因素支撐LPR下行

              綜合各方觀點看,第二輪LPR報價利率繼續下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支撐:

              一是全面降準落地后會降低銀行負債端的資金成本,帶動資產端LPR定價走低。

              二是當前實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要進一步降低實體融資利率,LPR作為新發放貸款的定價基準,首次報價降幅有限,后續還有繼續下調的空間。

              三是通脹預期升溫將會掣肘利率下調,有觀點認為9月、10月將是CPI下行期,而10月之后的CPI可能會再度上升并突破3%,因此當前是降低LPR利率的最佳窗口期。

              從長遠看,央行改革LPR的目的旨在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暢通“貨幣當局調節政策目標利率(如MLF)-影響市場基準利率(無風險利率)-市場主體交易形成實際利率”的傳導鏈條。

              而LPR定價下降也將有助于降低貸款實際利率。按照人民銀行的要求,各銀行應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并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采用LPR作為定價基準。

              對銀行來說,LPR報價機制改革之時,也是自身改革之際。雖然短期內凈息差的壓低不可避免,但改革的意義就在于倒逼銀行走出舒適區,主動想辦法通過提高市場化定價能力、挖掘有增長潛力的信貸資源、強化風險管控能力等,降低無效信用擴張,提升風險偏好,以維持凈息差的穩定。既然強調市場化改革,貨幣政策的思路也不會局限于傳統手段,讓銀行在改革的壓力下抓緊提升內功,擴大LPR在新發放貸款中的應用程度。

              LPR以穩為主債市震蕩股市利好

              中信證券認為,1年期LPR第二次報價4.2%,較上次報價下行5bps,較原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行15bps,9月16日全面降準落地后對銀行資金成本有小幅壓降的作用,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未跟隨美聯儲降息情況下,LPR下行仍然通過壓縮資金成本、風險溢價等因素,本次報價延續了首次報價后小幅下行的節奏。

              5年期LPR報價維持不變,期限利差擴大。在1年期LPR報價小幅下行5bps的同時5年期LPR報價維持不變,5YLPR-1YLPR利差擴大。一方面,新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從10月8日開始執行,5年期LPR是銀行發放住房抵押貸款等長期貸款的利率定價參考,維持5年期LPR報價不變也體現了8月20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央行劉國強副行長提出的“房貸的利率由基準利率變為參考LPR,參考的基準變了,但利率水平不能下降”,與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思路一致。另一方面,5年期LPR報價維持不變也表明長期融資成本處于較高水平,LPR貸款期限利差高于原貸款基準利率期限利差和國債收益率期限利差。

              預計未來LPR仍將延續小幅下行節奏。在前期全面降準和LPR利率機制改革推進后,降息政策仍然在觀望中,堅持以改革的方式降成本,那么就需要繼續通過壓縮LPR與MLF利率利差來繼續壓低LPR報價,并引導貸款利率下行。LPR新報價機制下,MLF與LPR的利差基于資金成本、市場供求和風險溢價等因素定價,10月、11月定向降準落地將降低中小銀行成本進而拉低中小銀行報價,也能促使算數平均LPR小幅下行。在沒有更寬松貨幣政策出臺前,預計短期內資金成本、市場供求變化不會大,壓降風險溢價也是緩慢的過程,1年期品種LPR報價預計后續都會延續小幅下行的節奏,以5bps的報價步長壓降LPR。

              對債市而言,LPR緩步下行導致債券相對于貸款性價比的提升,但LPR的變化較為平穩,短期內對債券市場的影響不大。利率經歷前期市場對降息預期過于一致后預期差導致的大幅調整之后,基本面的中長期邏輯將重新主導利率行情,維持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中樞率2.8%~3.2%的判斷不變。

              華泰證券表示,LPR小幅降低利好股市,企業融資成本回落有利于所有行業,預計短期有助于提升市場風險偏好,但略不利于銀行業,不過由于LPR降幅仍較小,央行充分呵護銀行,負面影響也較為可控。

            (責任編輯:DF120)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