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證監會日前發布的 “深改12條”中,排在首位的是“充分發揮科創板的試驗田作用”。市場在談到科創板的試驗田作用時,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制度方面的改革,比如注冊制、交易制度等。但市場顯然忽略了科創板作為試驗田的另一項重要功能:可讓中長期資金獲取高額持續收益的場所。為什么會這么說呢?
首先,科創板在制度設計上就尤其重視發揮中長期資金的作用。
在科創板開板之前,科創板自律委就提出了一系列發揮中長期資金作用的建議。包括除科創主題封閉運作基金與封閉運作戰略配售基金外,其他網下投資者及其管理的配售對象賬戶持有市值設立門檻,一定比例的網下發行股票數量優先向公募產品、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基金、保險資金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對象配售。
最終,上述建議在綜合各種意見之后進行了必要的修改,在科創板公司發行上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次,“深改12條”明確強調要發展中長期資金,這對科創板構成實質性利好。比如“深改12條”的第6條就是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放寬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和范圍,推動公募基金納入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金投資范圍。
“深改12條”還提出,要大力發展私募股權投資,推動公募機構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強化證券基金經營機構長期業績導向,推進公募基金管理人分類監管。
這些發展中長期資金的政策措施,對改善整個資本市場的投資環境有著很大的幫助,科創板也將從中獲益。
第三,從科創板運行一個多月的情況來看,中長期資金的動作大多體現在打新層面。隨著科創板公司數量的增加、交易時間的累積,中長期資金的作用會漸漸顯露出來。
在科創板“滿月”之時,上交所公布了參與科創板交易的投資者結構,近四成開通科創板權限的投資者參與首月交易,自然人投資者交易占比89%,專業機構交易占比11%。
雖然科創板“滿月”交易的投資者構成并不比滬深市場“好看”多少,但科創板里的自然人投資者有著50萬元的門檻,是專業個人投資者。這一點與滬深主板、創業板、中小板有著顯著不同。
第四,科創板的試驗田作用也吸引了QFII的注意,多家QFII出現在了打新的隊伍中。假以時日,它們就將出現在科創板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中。
為了進一步暢通QFII與RQFII進入境內資本市場,國家外匯管理局于日前決定取消其投資額度限制。QFII與RQFII持有的A股市值約占全部外資持有A股流通市值的41%,但它們貢獻的成交量僅占外資通過各渠道買賣A股成交量的23%。由此可以說明,QFII與RQFII并不熱衷于頻繁買賣,投資風格更為穩健。取消QFII與RQFII的投資額度限制將有助于科創板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最后,隨著科創板上市公司規模的擴大、交易時間的累積,其高科技、高成長性、可持續發展的特性將逐漸顯露出來,科創板也必定會成為中長期資金的最愛。
?
(責編:趙春曉、呂騫)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