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草茵茵、碧空如洗、風景如畫,這里是被稱為“中國天然氧吧”的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2018年,這座總人口6.8萬、行政區面積7408.7平方公里的縣級市,獲得了生態環境部命名的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稱號。近年來,阿爾山憑借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堅持生態立市、旅游興市、口岸強市發展戰略,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綠色經濟上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員生態所總工程師韓永偉研究員介紹道:“阿爾山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的工作,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非常有特點的,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阿爾山市生態環境質量非常高,包括水質、空氣質量以及生態環境狀況等,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很好地支撐旅游業和特色農牧業,并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良性互動局面。”
“放下斧頭當導游,小康生活不用愁”這是當地人都熟悉的一句標語,阿爾山市自2002年開始實施禁牧退耕,2012年率先在林區實施全面禁伐以來,許多曾經的伐木工人轉型做旅游業,并踐行“為旅而農 為旅而牧”的理念。而發展生態旅游,也讓阿爾山市獲得了諸多收益,僅2018年,旅游收入就達到了53億元,老百姓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
阿爾山市文化旅游體育局局長白峰表示,過去百姓養羊、養牛,現在改為養鹿、養狍并進行冷水魚養殖,這是可以給當地旅游業直接服務的。將農業、牧業與旅游業有機結合,可以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和體驗,同時也可以提升老百姓收入,最重要的是實現了綠富雙贏。
阿爾山市鹿村村民任紅梅曾經是一名伐木工人,原本只想工作至退休領取兩千多元工資的她,在當地林業部門的扶持下,開始養鹿。如今她不僅開起了客棧,還有一家小商店來售賣當地的土特產,同時種植著木耳,一年總收入有十幾萬。想起這些年的變化,她笑著說道“比伐木的時候好。”
除發展旅游業外,阿爾山市依托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推進中蒙阿爾山—松貝爾口岸經濟發展,并發展論壇會展經濟,成功舉辦首屆阿爾山論壇、阿爾山綠色·健康·發展國際論壇等。通過多年探索,如今的阿爾山市綠水青山環繞,地區生產總值不斷升高。
監 制:戰 釗
記 者:蔡? 琳
?
[ 責編:武玥彤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