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車載裝飾小黃鴨受熱捧 交警:存隱患或使萌物變兇器

            2019-09-17 08:30:46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帶“小黃鴨”兜風 危險且涉嫌違法

              近日,多地私家車外部出現了一款新型裝飾物——“小黃鴨”。它被安裝在車頂、后視鏡或引擎蓋等位置。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這一款裝飾物自走紅網絡后,也成為部分電商平臺的熱銷產品。然而,這款“小黃鴨”不僅存在安全隱患,還涉嫌違法。交警提示,車輛行駛過程中,此類不必要的裝飾物不僅會分散其他車輛駕駛員注意力,一旦脫落引發交通事故,車主還要負全部責任。

              “拉風”車載裝飾受熱捧

              最近,一款膠質“小黃鴨”裝飾成為部分私家車主的新寵。它被安裝在汽車引擎蓋、車頂上,甚至有部分摩托車車主也將之安裝在后視鏡上,看起來十分“拉風”。

              “小黃鴨”還有升級版本,不僅是擺件,還能當掛件。一款塑料綁帶卡扣,可將“小黃鴨”固定在滑板車、自行車、電瓶車、摩托的車把手上,甚至是汽車的方向盤上。在部分商家的宣傳視頻中,操作者先將綁帶卡扣纏繞在汽車方向盤上,然后將其上方的突出物卡進“小黃鴨”底部凹槽。

              事實上,早在“小黃鴨”之前,各地已出現多種樣式的車頂、車尾裝飾玩偶,“蜘蛛俠”就是最常用的形象之一。類似的,還有葫蘆娃、奧特曼、超人等,都是車主常選的裝飾物形象。這類顏色鮮艷的裝飾物在車外或“站”或“坐”,非常惹眼。但它也引起很多司機的質疑和擔憂,“車速一旦快起來,玩具掉下來怎么辦?”

              網店多夸大產品安全性

              在網購平臺,諸如“小鴨子車載擺件”等類似名稱的產品銷售十分火爆。它們的售價從每只2元到40元不等,部分店家的月銷售量達到數萬件。

              大多數在售“小黃鴨”的產品信息都很類似:搪膠材質,適用于汽車儀表臺、后視鏡、車頂、引擎蓋等部位。商家提示,為避免產品在運輸途中受到沖撞,所有配件均散開打包發貨,需要買家自行組裝。至于安全風險,部分宣傳語中,甚至打出了“高速實測150公里/小時不掉”的廣告。

              至于安全問題,賣家表示,無論是無痕膠還是磁吸都可以做到安全牢固,正常情況下不會脫落,但建議買家安裝后車速不要超過80公里/小時。

              北青報記者在評論區看到,產品的安全性并非如賣家所保證的那樣:“之前就買了一個,螺旋槳掉了。又買了一個開了不到一個小時,下車發現又掉了。”“開了20分鐘就掉了。”“膠的質量不好,很難粘牢。”

              對所有交通參與者構成威脅

              車載裝飾物“小黃鴨”看似有趣,卻似一顆顆的“定時炸彈”。交警提示,其懸掛在車外或是掛在方向盤上都會影響到車輛駕駛者的注意力,不慎跌落或阻礙車輛駕駛者的操縱,更將使得萌物變成兇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規定,機動車噴涂、粘貼標志或車身廣告的,不得影響安全駕駛。照此條例,目前已有成都、重慶、南京、廣州等地交警對車頂粘貼玩偶的行為作出了處罰,部分地區開出罰款200元、記2分的罰單。

              甘肅蘭州交警部門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小黃鴨”安裝在車外會分散其他車輛駕駛員的注意力,高速行車特別是在高速路行駛過程中風阻產生的巨大拉力可能使其脫落,一旦傷害到后車或者其他交通參與者引發交通事故,將負全部責任。

              至于升級版“小黃鴨”的夜燈功能,蘭州交警部門工作人員認為其意味著更多隱患。夜燈模式會造成其他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的誤判,如果車主恰好將“小黃鴨”安裝在汽車尾燈附近,后車司機錯誤判斷了轉向燈,將影響行車安全。

              此外,如果車主將“小黃鴨”安裝在車輛方向盤上,一方面會直接影響駕駛員的操作便捷性,另一方面當遇到緊急情況時,“小黃鴨”會阻礙安全氣囊的正常彈出,它將被沖力擊打到人體身上或刮壞氣囊,導致更嚴重的后果。

              文/本報記者?熊穎琪?王天琪

              統籌/蔣朔?供圖/視覺中國

            責任編輯:趙慧芳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