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增肥捐骨髓救父男孩出院 稱接下來更艱巨任務是減肥

            2019-09-16 07:44:5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增肥捐骨髓救父男孩出院

            三個月增重三十多斤 10歲路子寬稱“要開始減肥了”

            路子寬進入病房區探視爸爸

            本報報道過的河南新鄉輝縣的10歲男孩路子寬為給患病父親捐骨髓,三個月內增肥三十多斤,曾引發關注。9月9日,他在北京清河醫院完成了長達3天的骨髓移植手術。中秋節,北京青年報記者見到了已經出院的路子寬,他說“接下來更艱巨的任務是要開始減肥了”。

            三個月增30多斤

            目的只為救爸爸

            2011年底,路子寬的父親路炎衡被確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那時的路子寬只有3歲。自那時起,路炎衡終日吃藥維持著身體狀況。直到2018年底,吃藥已經無濟于事,醫生建議盡快進行骨髓移植手術。經過醫院和家庭的多方面考慮,兒子路子寬是骨髓捐獻的最佳人選。

            2019年2月,父子二人配型成功。但面臨的問題是,10歲的路子寬只有60多斤,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供者體重最低要求必須達到90到100斤。路子寬必須在短期內增肥30斤,才有救父親的資格。于是,路子寬一日三餐變成了五餐。肉、雞蛋和牛奶不間斷地吃,早上吃3個雞蛋,喝1盒奶再配上1個大饅頭和1碗稀飯。正餐標配一碗紅燒肉配上大米飯,睡覺前還要再吃一碗方便面,喝牛奶。

            那段時間里,路子寬常常撐得難受,但他仍強迫自己吃,硬往嘴里塞飯。96斤,這是路子寬三個月增肥的成果。從2019年3月到6月,路子寬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終于達到了骨髓移植手術的體重標準。他們一家開始從河南輝縣出發,來到北京清河醫院。

            目前路子寬已拔掉針管出院

            路子寬來到北京

            “想去天安門廣場”

            今年7月18日,路子寬一家來到了北京。在清河醫院附近租了一間房住下,他們要在北京接受半年多的治療。“看了十幾間房子,最終才找到這間房,一個月7000元,太貴了,而且必須要簽一年的合同,最后好說歹說才寬容我們可以只租7個月。”媽媽坐在出租房里說。

            整個暑假,路子寬一直陪伴著爸爸。在老家,他的生活就是從賓館到輝縣醫院。來到北京,仍舊是出租房到醫院來回奔波。即使他的父親住進了無菌艙里隔離,他也只是在房間里呆著,哪里也不去。

            路子寬在北京的生活就是每天兩點一線,“我想去天安門廣場看看。”但是懂事的路子寬知道現在家里人完全沒有心情,他也更關心爸爸的病情。媽媽在一旁說,如果真的有時間,就在他離開北京之前,帶他去看看天安門廣場。

            懂事,一直都是路子寬被稱贊的詞語。“他從小去逛街買東西,首先看價格,即使想要,一看價格太貴,就催我們趕快走,不要買。過年給他買新衣服也是這樣,看著衣服太貴就走開了。”路子寬媽媽說。

            連續三天手術

            成為最勇敢的孩子

            9月9日上午,路子寬走進了手術室。這一天,也是路炎衡的生日,他拍了視頻告訴大家:“子寬沒有哭,很勇敢。”

            “手術的時候沒覺得特別疼,給我局部麻醉了,就是有點兒頭暈發懵,而且不讓睡覺,采細胞的時候一睡覺機器就會報警,因為睡覺的時候會有壓力,對手術有影響。”小小的路子寬,給北青報記者回憶起手術時的感受時,完全不像一個10歲的孩子,除了勇敢,還有不知哪里來的一份淡定。

            9月12日,路子寬可以拔掉針管出院了。醫生拔出針管后,壓著傷口半小時還是不行,一松手,子寬的血就涌出來。媽媽又繼續按壓了近半小時,傷口才止血。

            第一天采完骨髓,路子寬以為滿心想著可以出院看爸爸了,結果醫生表示沒有采集夠,需要繼續采骨髓。“他當時就哭了。”子寬媽媽說,當時嚇得她以為孩子有什么身體的不適,結果小子寬說是因為自己又不能出院,又不能去看爸爸了。

            9月13日,中秋節。距離路子寬進入手術室已經5天了,這也是他沒有見到爸爸的時間。中秋節這天,他拿著一個蛋黃月餅,去看望爸爸,但也只能隔著病房的雙層玻璃看到病房里躺著的爸爸,他用病房的對講電話讓爸爸看著他吃月餅。

            “家屬可以開始探視了。”中秋節的第二天下午5點,醫生告訴等待的家屬可以探視,坐在北青報記者身邊的路子寬聽到這句話,立馬從座椅上跳了起來,沖到最前面,如愿的第一個進入病房區探視爸爸。

            懂事兒子安慰爸爸

            “再堅持堅持就好了”

            相比于兒子的淡定,子寬爸爸一直在流淚。懂事的子寬見狀便一再安慰著爸爸:“爸,你別哭了,再堅持堅持就好了。”子寬反復安慰著爸爸,媽媽則也在一旁鼓勵子寬爸爸要像兒子一樣堅強。

            還要再等待兩周的時間,子寬爸爸就能從無菌艙出來,轉到普通病房了,到時子寬就要離開北京,回家上學了,還要開始減肥計劃。而在緊接著的兩周里,他說自己還要每天來看望爸爸,陪著他,給他最暖的鼓勵。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