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趙清建)9月14日,由“數字北京科學中心”主辦的“筑夢太空禮贊祖國”暨北京科學中心開館一周年活動在京舉辦。
活動開始前,一段短片回顧了北京科學中心一年來取得的成果。北京科學中心自2018年9月15日正式對公眾開放以來,已舉辦科普講座120余場,組織開展科普教育、科普實驗活動2200余場次,展示首都科技創新成果42項,推出《最后一株獨葉草》、《飛越中軸線》、《魔法班級》、《萬能科學接班人》等8個科普劇,此外還推出了“數字北京科學中心”移動新媒體平臺,總訪問量達2100萬人次。隨后,北京科學中心主任何素興發表了感謝致辭,并為這一年來為北京科學中心建設和發展做出貢獻的30位專家頒發了證書。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馬林為國際博協執行局執行委員、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名譽理事長、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卡林加獎”獲得者李象益頒發證書
北京市科協副巡視員兼科普部部長陳維成為專家們頒發證書
一場酷炫的熒光舞正式拉開活動的序幕,中國科學院陳建生院士親臨現場,帶來《中國空間站與中國“哈勃”望遠鏡》主題講座,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分別分享了太陽系中的小天體、深空探測、飛天神器等太空領域科學知識,并與現場的小朋友親密互動。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建生講座
活動現場,奇幻的科學魔術、有趣的物理實驗秀等融入科學知識的科普節目,也為觀眾帶來一場科學視覺盛宴,激動人心的抽獎環節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活動期間,會場外還設置了太空主題互動拍照區,讓小朋友們當一次“宇航員”,感受太空的神奇與奧妙。
科普節目《科學狂人的實驗室》
據了解,本次活動也是2019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第九屆北京科學嘉年華的主場活動。9月14-20日,2019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第九屆北京科學嘉年華活動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辦,北京科學中心以交流合作、互動體驗為主要形式,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體驗性強的科普系列活動。
[ 責編:張蕃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