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慢性病用藥報銷的惠民之舉需要更多支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3億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將其在國家基本醫保用藥目錄范圍內的門診用藥統一納入醫保支付,報銷比例提高至50%以上。有條件的地方可不設起付線,封頂線由各地自行設定。
高血壓、糖尿病屬于慢性病,患者需要長期用藥。這類患者每月花在單一病種上的藥物費用,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一年算下來藥費支出不少,多年合計總支出更多,對中低收入患者來說是沉重負擔。今年,我國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統一納入醫保報銷,且報銷比例50%以上,可大大減輕患者負擔。
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寫入“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目前多個省份已經推出政策兌現這一承諾。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上述決定,必將加快這一惠民進程,使全國3億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能統一享受到這一政策紅利。這不僅能減輕患者用藥負擔,還能避免醫院住院負擔。
目前,大部分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是在門診治療,但有部分患者“為了報銷而住院”,原因是門診醫保報銷額度小且范圍過于狹窄。這些患者為報銷自然承受折騰的成本,同時也增加了醫院住院部的工作壓力。這兩種慢性病患者的門診用藥統一納入醫保支付后,患者就不用折騰自己、增加醫院負擔了。
3億多患者的門診用藥統一納入醫保支付,意味著醫保基金要具備更強承壓能力。既然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上述決定,說明醫保基金加上財政補貼有信心應對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報銷壓力。按照“報銷比例提高至50%以上”的底線規定,全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至少可以減輕一半用藥經濟負擔,而經濟發達地區由于“可不設起付線”“封頂線自行設定”,患者個人用藥經濟負擔更輕。這樣的惠民之舉,對部分患者來說等于增加了收入,對貧困群眾來說有利于脫貧,還能防止脫貧群眾返貧。
需指出的是,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只是解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問題的路徑之一,除此之外,還應重視“防”與“控”。所謂“防”,就是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預防這兩種慢性病,這需要進一步普及相關知識。所謂“控”,是指在對患者用藥控制病情的同時,還需要通過科學的飲食、運動等方式進行輔助控制。
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統一納入醫保支付,是涉及3億多患者的惠民之舉,同時也要看到,接下來還有不少工作要做。比如,要把更多治療這兩類病的新藥通過談判的方式納入醫保,并確保患者隨時能買到。再比如,不同地區醫保報銷比例有明顯差距,下一步應該盡量縮小這種差距。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部分經濟發達地區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早已實行門診報銷,而且患者待遇水平較高,而部分欠發達地區要么之前沒有實行門診報銷,要么報銷比例不高。現實情況是,欠發達地區居民人均收入本來就低,如果高血壓、糖尿病門診醫保報銷比例低的話,患者經濟負擔就比較重。
所以,還應該通過轉移支付等方式,對欠發達地區醫保增加補助力度,以縮小不同地區慢性病的報銷比例。此外,高血壓、糖尿病容易合并其他病,例如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糖尿病并發癥高達100多種,這需要我國醫保政策在患者并發癥用藥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責任編輯:張寧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