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國與世界的七十年:深度交織?守望相助

            2019-09-12 08:4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9月10日、11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辦,上海社會科學院和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聯合承辦的第八屆世界中國學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3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30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本屆論壇,共論“中國與世界:70年的歷程”這一主題。

              論壇現場,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國通”感慨,中國研究正日益顯示出它的世界性。

              “現在,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

              “在我學漢學的時候,當時的研究者屈指可數。現在,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中國學貢獻獎獲得者、85歲的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施舟人的一番話,引發現場數百名與會者的共鳴。

              講著一口流利中國話的施舟人,是論壇開幕式現場頒發的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貢獻獎獲得者之一。本屆中國學論壇上共有4位學者獲頒中國學貢獻獎,另外3位分別是美國亞洲協會名譽會長卜勵德、日本東洋文庫研究部長濱下武志、哈佛大學榮休教授杜維明。

              “我目睹了中美關系的發展軌跡。”卜勵德感慨,自己大部分工作都致力于中美之間的人文交往。

              過去,中國學研究在西方語境中曾是一門邊緣性學科,現如今,海外中國學研究開始從邊緣走向中心,研究廣度與深度不斷拓展。

              “非常榮幸、非常高興獲得2019年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貢獻獎這一聲譽卓著、值得珍重的獎項。”上世紀80年代初,濱下武志首次來到中國了解沿海地區的地方工業情況。“幾十年來,我一直在逐個研究中國沿海地區、中國與亞洲、中國走向全球等情況。”

              “世界各國將有更多機會分享‘中國紅利’”

              論壇現場,備受世界矚目的中國經濟發展,不可避免成為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

              “從1978年起,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進程,中國因此踏上快速發展的道路,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帶動了全世界的發展。”捷克前總理伊日?帕魯貝克說。

              “追根溯源,我們走出了符合時代特征、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道路。”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張道根說,“這是始終立足中國國情,根據中國實際,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深刻影響了世界發展格局與全球發展的歷史。中國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也成為中國擁抱世界、融入世界的過程。

              “你不可能對中國的發展視而不見,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了解她。中國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巨大經濟體,你無法加以遏制。”卜勵德說。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郝福滿認為,“隨著中國深入推進中非合作、‘一帶一路’等,世界各國將有更多機會分享‘中國紅利’。”

              而在北京大學教授樊綱看來,中國發展的新經驗,從正面說明了重要的是“后發優勢”,是學習和知識的引進。“改革開放以來的高速增長,尤其是后20年,應該說越來越多的是依靠這個‘后發優勢’。”

              “中國與世界命運相依”

              怎么看中國?怎么看中國與世界?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潘岳認為,“對人類命運共同體而言,古老文明,尤其是完成了現代性轉化的古老文明,蘊藏著化解現實困境的寶貴經驗,凝結著追求美好未來的恒久價值。”

              古老文明并不都是完美的,但因其內生的開放包容傳統,有益于形成各文明間平等對話的共同體。

              “考察一個國家的發展,看的不僅僅是GDP,還必須從政治、文化乃至生態等多個方面來考察,這中間有一種內部的協調。”在杜維明看來,中國傳統文化提供了和而不同的智慧。“即便有沖突,但是仍有對話的可能。總體上看,中國與世界命運相依。”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真誠相處、守望相助、命運相依。走進新時代,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積極推動人類和平發展事業。

              “‘一帶一路’倡議是改變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格局的深遠創舉之一。”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對現有世界經濟秩序的補充,而非替代。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12日 06 版)

            (責編:李楓、曹昆)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