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是房地產市場的傳統銷售旺季,過去幾年形成這一傳統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開發商對于九、十月份的業績有較大積極性。過完10月份,就臨近年底,開發商需要在九、十兩個月份沖擊良好業績,以期年底有好的成績單,特別是上市公司,期待有漂亮的年報。近些年,隨著“房住不炒”的提出,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實施,以及百姓購房趨于理性,相比于五六年前,甚至再往前幾年,近幾年的“金九銀十”并沒有太熱鬧。
今年的“金九銀十”會怎樣呢?今年三四月份,樓市迎來了小陽春,個別城市甚至出現了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對房地產調控負有主體責任的城市政府及時出手,出臺市場微調政策,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再次釋放了清晰明確的“房住不炒”信號。
8月份以來,房地產調控密集出臺。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注意到,房地產金融政策的收緊成為最主要特點,從中央到銀保監會,密集加強對房地產金融的風險把控,從房地產按揭到房企各種融資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緊。
近日,央行決定于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商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
每當降準,很多人都會將想象力集中在刺激樓市上。然而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降準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準對樓市的影響十分有限。房地產的資金“防火墻”已筑,當前房地產仍在調控高壓期,監管部門會限制新釋放出來的資金進入樓市。對于降準,恒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認為,實體與房地產之間的資金“防火墻”有效防止寬松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降準也明確了落實“房住不炒”、“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政策導向。
政策釋放出的信號十分明晰。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在當前政策形勢之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鏈比較緊張,有促銷回籠資金的需要。九、十月份又是傳統的購房旺季,開發企業也想借這個時間加大銷售量,所以供應量會增加。那么,對于確有首套購房需求或者改善性需求的剛需購房者來說,或許在此期間能夠淘到滿意的房子。
不過,想要市場出現比較火爆的場面幾乎是不太可能了。當前政策環境之下,樓市整體上還將以穩定為主。
我們不能再以老眼光看待房地產市場和整個行業,需要不斷明確的是,房地產已進入新周期,高質量發展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房地產是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馮俊認為,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房子建起來是用于住的,就是實體經濟;用來炒的,就是虛擬經濟。
我們經濟的發展,歸根到底還是要依靠實體經濟。靠吹泡沫來推動經濟的虛熱,既不可持續,也會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巨大隱患。馮俊表示,房地產業要服務于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居住生活的需要,提供優質產品,提供優質服務,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責任編輯:常丹丹 HO016)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