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身邊物價”怎么看:菜價穩定,有基礎有條件

            2019-09-11 08:50: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菜價穩定,有基礎有條件(“身邊物價”怎么看③)

            今年以來,蔬菜價格牽動人心。一季度持續高位運行,二季度后菜價走低,近期有的品種又出現階段性回升。菜價波動原因是什么?蔬菜供給是否有保障?未來菜價走勢如何?圍繞這些百姓關心的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不利氣象條件、季節性因素導致菜價波動

            在菜市場,價格始終是居民關注的焦點。

            9月7日一早,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農貿市場的新鮮蔬菜琳瑯滿目,市民李女士的小推車里滿滿的。“西紅柿一斤三塊五,西葫蘆一塊五,比前段時間便宜多了。”

            “有的菜漲了點,有的菜落了點,但幅度都不大!”在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北里社區的櫻桃陣便民服務站里,售貨員熊香華告訴記者。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今年8月份,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為每公斤4.12元,環比漲1.2%,同比漲3.8%。環比價格上漲的有14種,下跌的也是14種。其中,漲幅超過20%的有黃瓜、油菜、菠菜等;跌幅超過20%的有菜花和蓮藕等品種。

            為何近期有的蔬菜價格上行?農業農村部蔬菜市場分析預警團隊首席分析師張晶分析,一是臺風和南方持續高溫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蔬菜短期生產和采收運輸,尤其是不耐儲運的葉類菜,價格上漲相對明顯。二是受季節性因素影響,當前全國蔬菜供應處于產地轉換期,外調菜增加引起成本上漲,拉動菜價上行。

            張晶認為,今年臺風災害較去年影響小,浙江、江蘇和山東等地生產恢復較快,“從數據看,全國蔬菜價格上行幅度小于去年。”

            與全國蔬菜價格走勢不同,北京市場的菜價明顯下降:8月30日,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1.82元/公斤,環比下降6.19%,同比下降14.55%。“目前,北方冷涼地區的應季蔬菜進入采收階段,上市量明顯增加,菜價自然會降下來。”

            “總體看,當前蔬菜市場供應充足,后期供應好于去年同期,菜價穩定有基礎、有條件。”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運行調控處處長趙卓分析,7月份以來,北方露地蔬菜種植面積總體穩定,設施蔬菜面積增加,蔬菜供應數量總體充足、品種豐富的格局有望保持。

            種植面積增加,蔬菜物流暢通,籃子里不差菜

            在“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孫家集村黃瓜種植戶張天華迎來了今年的第二茬豐收:“多的時候每天賣2000斤,少的時候1000斤,跟上一茬差不多,能收10萬斤。”

            壽光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曹軍介紹,9―12月是蔬菜上市的旺季,預計今年壽光蔬菜總產量比去年略高,能達到450萬噸。

            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數據顯示,今年全國蔬菜種植面積增加1.4%。蔬菜總體供給能力提高,百姓菜籃子里不差菜。與此同時,蔬菜的物流也更暢通。在山東省壽光地利農產品物流園,蔬菜經銷商紀振男忙著卸貨,一天能銷售30噸―40噸菜花。“這段時間全國蔬菜以‘北菜南運’為主,通過壽光中轉集散,運往全國各地。”

            城市零售網點逐步織密,進一步滿足了百姓的消費需求。目前北京各類蔬菜零售網點已達9000余個,不少蔬菜直通車開進社區,“菜籃子”產品能滿足市民需求。

            張晶表示,我國蔬菜市場供給基本實現全國大流通格局。今夏北方冷涼地區氣候條件好,高原夏菜供給充足,“北菜南運”和“西菜東運”有效平衡了全國市場供應。

            制度發力穩菜價,下半年將保持平穩狀態

            中秋、國慶兩節臨近,消費迎來旺季,一些品種價格會不會繼續走高?

            “菜價上行缺乏基礎”,張晶分析,從目前主產區蔬菜長勢看,市場供應形勢或好于去年同期。秋后氣溫逐步下降,高緯度冷涼地區蔬菜產量降低,上市量逐步減少,但華北東部、南部以及西北地區的蔬菜開始進入采收期,上市量會逐漸加大,可補充冷涼地區產量的不足。

            此外,進入秋季,自然災害減少、溫度適宜,適合蔬菜生長,各地蔬菜產量都會增加,整體菜價將進入相對穩定或季節性回落階段。

            河北新發地農副產品物流園常務副總經理王煒分析,目前河北豆角類蔬菜的產量受到降溫的影響有所下降,但是東北、華北、西北的蔬菜也開始進入上市期,填補了缺口。后期,北京市場蔬菜上市量還會繼續加大,供應充足,價格上漲可能性較小。

            制度發力穩菜價。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等11個部委,對全國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首次聯合開展“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考核內容包括“菜籃子”產品生產能力、市場流通能力、質量安全監管能力、調控保障能力和市民滿意度5個方面。督促各地扶持生產,實施監測預警,調控市場,加大“菜籃子”保障力度。

            張晶表示,由于今年上半年菜價較往年偏高,后期農民擴種意愿強烈,如果不出現極端天氣,下半年整體價格將保持平穩狀態,預計會回落至常年水平。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11日 06 版)

            (責編:羅知之、莊紅韜)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