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服務性消費推動市場消費持續升級
本報訊(記者??張欽)北京市統計局昨天發布的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北京消費領域發生巨大變化,消費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服務性消費推動市場消費持續升級。其中,最終消費支出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最高,2017年該比率為65.1%,遠高于資本形成總額(33.8%)及貨物和服務凈流出(1.2%)。
新中國成立之初,商品極度匱乏,生產力低下,貿易不發達。1949年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為2.8億元,體量僅是2018年的0.02%。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費品市場也進一步擴張。1949年至1952年4年間北京零售額均維持在幾億元水平,2018年零售額已達到11747.7億元。
伴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品市場轉型升級明顯加快,從1978年以來經歷了四次升級。第四次升級是2008年至今。2008年以來,消費品市場增速開始回落,服務性消費快速發展。其間,零售額平均每年增加719.3億元,年均增長10.7%。信息、文化相關消費品在零售額中的占比提高,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中,通訊器材類和文化辦公用品類合計實現零售額占限額以上零售額的比重從2007年的8.8%提高到2018年的20.9%,提高了12.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居民消費需求逐漸由商品性消費向服務性消費轉變。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達到54.9%,比2015年提高近10個百分點。
在服務性消費方面,呈現幾個特點:從生存型到發展型,服務消費持續升級;從同質、單一到個性、多元,服務消費品質化特征顯著;從無到有,互聯網經濟開辟服務消費新領域。隨著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持續不斷的技術研發應用以及商業模式創新深刻地改變了居民消費方式,持續激發新的消費需求,服務性消費邊界不斷拓展。從2015年至2018年北京賣家在全國電商平臺上實現的對個人服務交易額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遠高于電商平臺交易額平均增速。
經過70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新的商業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得到快速發展,連鎖經營、專業店、專賣店、倉儲式商場、便利店、網上銷售、各類商品交易市場、城市商業綜合體等陸續出現,使得商業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回顧過去的70年,北京消費市場總體規模逐年擴大,消費結構升級在各個發展階段呈現出不同特點。今后一段時期,在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減稅降費政策落實、促消費政策逐步顯效、5G等新技術和新產品逐步應用、商品性消費向服務性消費逐步轉移等多因素帶動下,居民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消費結構將持續優化,消費仍將是北京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責任編輯:覃肄靈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