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 9月7日,一臺跨越3000公里的手術在青島和貴州同時進行。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牛海濤等多名教授在該院遠程數字手術室內,通過5G傳輸連接,借助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CAS),操控手術機器人為3000公里外的貴州安順西秀人民醫院手術室內的實驗動物實施了遠程精準手術。據悉,這也是全球首例3D+8M+5G+機器人遠程手術。
早在手術前,牛海濤等教授就借助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CAS)對手術方案進行了規劃。據了解,借助CAS,醫生可以直觀、清晰地分辨腫瘤、器官、血管等系統,評估血管變異情況及定位病灶,設計出手術方案。
上午9點,手術正式開始。牛海濤操作機器人順利完成腎臟切除術,每個動作都精確到達手術部位,并完成對病灶的精細處理。隨后,郭衛東等教授又完成膀胱切除術和膽囊切除術。經過近3個小時,全部手術成功完成,術中無周圍臟器損傷等并發癥。
?
手術過程中,多名醫療專家在青島大學醫院的會議室內通過兩臺海信8M激光顯示器全程觀摩學習手術。在海信8M激光顯示器下,很多手術細節都得以清晰、真實還原。
據悉,本次手術和直播過程都是在5G網絡傳輸下完成的。5G網絡具有超大帶寬、超低時延的優勢。數據顯示,本次手術轉播下行速度為900Mbps左右,上行速度100Mbps左右,網絡時延僅有50ms,是4G網絡傳輸速度的數十倍。手術現場,整個手術操作過程時延非常低、視頻數據傳輸流暢、畫面聲音清晰無卡頓。5G讓手術刀瞬間延伸到千里之外成為現實,這對于智慧醫療、分級診療等意義重大。
?
海信相關負責人表示,從3D精準醫療到數字醫療,到8M高清激光顯示設備,海信一直在向醫療尖端方向挺進,隨著5G時代的到來,海信將進一步加快5G+醫療領域的布局,深入對遠程急救車、遠程超聲設備、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等方向的研究和創新。(肖春芳)
[ 責編:宋雅娟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