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企業家夜讀|衛鑫: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到極致

            2019-09-09 16:01:11     來源:央廣網     作者: 央廣網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企業家夜讀|衛鑫: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到極致play 企業家夜讀|衛鑫: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到極致

            向前 向后

              導讀:2018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全新推出《企業家夜讀》,這是一檔面對企業家群體及關心關注這個群體朋友們的閱讀朗讀節目。每周日晚九點,我們都會相聚在電波里。本期做客《企業家夜讀》的,是曲一線圖書策劃、芬吉茶業董事長衛鑫。

              衛鑫,北京曲一線圖書策劃有限公司、芬吉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成功策劃研發《5年高考3年模擬》系列教輔圖書,連續多年榮獲“十大教輔圖書年度策劃人”“年度民營書業最佳策劃人”“年度民營書業創新人物”等稱號。2012年創辦芬吉茶業,創研推出芬吉九茶、芬吉年份茶等中國茶產品體系。

              《一字至七字詩·茶》 唐·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麹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后豈堪夸。

              《七碗茶詩》 唐·盧仝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食后》?唐·白居易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

              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

              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

              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茶如人生

              我是因為詩喜歡茶,因為茶更愛詩。這也跟我從事的工作有關,我是做圖書出版策劃的,后來也成立了芬吉茶業,因為工作的緣故喜歡詩、喜歡茶,也經常翻看一些關于茶的圖書、詩詞。

              對于白居易的《食后》,我的印象非常深。它描寫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吃完了飯睡一覺,起來再喝兩碗茶,抬頭看看,太陽已經斜向西南方向了,這種狀態讓人感覺到很愜意、舒適、悠然自得。還有蘇軾的《望江南·超然臺作》,這首詩藝術造詣非常高,有一句,“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意境非常美。

              茶和詩詞都有很悠久的歷史。茶能讓我們離開現實的浮躁生活,體會大自然的味道;詩詞是一種傳統文化,我們在詩詞中跟古人對話,增加生活的情趣、意境,讓我們的生活更美。我最喜歡喝茶的狀態就是泡茶、聞茶、看茶,然后再喝茶的那種過程和體驗,和朋友分享的那種感受。

              很多人對茶不是太了解,不知道喝什么茶。我覺得茶它有一定的文化屬性,喝茶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基于這一點,我寫了一首《芬吉茶道》——茶,靜靜地轉化,隨時空之變而變,或新茶清雅,或老茶醇香,每一款茶都是陽光雨露的饋贈,找到屬于你的那杯茶,不執著于你的執著,品味變化中不變的樂趣。茶如人生,人生如茶。

              《芬吉茶道》說明了茶是靜靜地在發生著變化,經過陽光晾曬、萎凋干燥、炒制揉捻、存儲收藏,整個過程它都在隨著時間、空間、環境的不同而發生著變化。有新茶的清雅,有老茶的醇香,每一種茶都在云霧繚繞的山中生長出來,都是來自陽光雨露的恩賜。茶在變化,人也在變化,找到屬于你的那杯茶,但也要順應變化,不能把執著變成固執。永遠不變的是我們品茶、選茶、喝茶的樂趣。

              打造高考科學總復習第一品牌

              20世紀90年代,這也是圖書出版剛剛興起,一些新的民營公司嶄露頭角的時候。2001年北京有一個西直門圖書批發市場,我是從那時開始有跟學校賣教輔圖書的經驗,后來逐漸地開始做《5年高考3年模擬》的圖書策劃。

              《5年高考3年模擬》這套書面市之前我們做了大量調研,當時有一部分教輔書是純粹的高考題的題集,也有單獨的模擬題的練習冊,但把高考題、模擬題進行高度整合,進行分類詳解的圖書是沒有的。所以當時《5·3》的推出也是彌補了市場的空白,推出以后就深受讀者的歡迎,當年就非常暢銷。

              到目前為止,在高考圖書排行榜調查里,這么多年來我們還是排在首位的。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套書的成功和它的名字——《5年高考3年模擬》的直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它能反映出近5年高考試題的變化、規律,它的題量對當年的高考備考是比較合適的,所以學生一看就知道跟他的學習相關,就是同學們所需要的。

              我覺得做一件事情跟初心息息相關,當時“打造高考科學總復習第一品牌”,就是我的目標和理想。我要圍繞著這個品牌的實現做很多工作——要找好的作者,重點中學的一些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一線的名師;要建立好的編輯團隊,培養好的編輯,我們對圖書質量要求非常嚴格;要尋找好的出版社進行合作,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我們一直到現在合作了15年。這樣豪華的陣容團隊,不斷地去打造,反復地去磨練,不可能出不來高品質的產品。

              我覺得高品質教輔圖書是經濟性價比最高的一種教育產品,因為價格不高,花幾百塊錢可以用一年。這一套書,它有幾百個名師名家來編寫,幾百個編輯團隊在校對、加工。

              曲一線公司是2004年成立的,“曲一線”的名字來自于數學的曲線和直線,就是當時一個數學老師朋友幫我定的。因為曲線具有一定的柔韌性,不容易折斷,也代表著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從這個角度上來延展,中間加了一個“一”,這就是“曲一線”,有曲有直,剛柔相濟。

              當時我們企業的使命就定了——讓每一位學生分享高品質教育。我們這個圖書是要緊跟著教育改革的步伐去不斷地調整的,未來如果高考發生變化,我們的《5年高考3年模擬》也一定會發生變化。

              分清楚茶葉級別、類別

              芬吉的名字來源于分級別、分類別。我們很多人買茶的時候不知道買哪類茶,有句話叫買茶難、喝茶煩。

              買茶難,就是不知道選什么。茶葉級別、類別較多,價格高低差距也非常懸殊,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不知道該怎么選,所以買茶難。比如我問一個問題,普洱茶是養胃還是傷胃?很多人是不了解的,他簡單地一說普洱茶是養胃,其實普洱茶是分生和熟的。那生和熟歸在哪一類里邊,它又是個復雜的問題。

              喝茶煩,不知怎么泡,不知道怎么喝,程序搞不清楚,有很多疑惑。

              所以當時定芬吉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就覺得要把茶葉級別、類別分清楚,便于消費者選擇、購買。

              芬吉把中國的茶分了綠茶、花茶、黃茶、青茶、紅茶、巖茶、生茶、白茶、黑茶等,總共九大類。這九大類里邊綠茶、花茶、黃茶這三類適宜短期存放,青茶、紅茶、巖茶適宜中期存放,最適宜長期存放的茶是生茶、白茶、黑茶。熟普洱就是歸在黑茶里邊。

              茶葉這個行業實際上門檻相對比較低,遠遠沒有進入品牌時代。要想把茶葉做好,做出品牌來是非常難的。過去交通不發達,把茶起個名字隨便定義,茶的品類、品名、地方名茶、品牌都是混在一塊的,大家搞不明白真正的品類。而且誰賣自己的茶都是“王婆賣瓜”,消費者一喝也沒有太大的差距,因為他們也沒有條件進行更多的對比。

              所以在呼喚品牌的時代,我相信優秀的茶品牌會逐漸出現。像芬吉,我們對質量要求非常嚴格,每一批都要到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去檢測。我們踏踏實實把茶做好,把類別分清楚,把級別分清楚,清晰地呈現給消費者,這樣的企業我相信會逐漸脫穎而出。

              集中精力出好每一本教輔圖書

              不做流星做恒星,這句話是我在成立曲一線公司之初內心的一個感受。這是一個比喻,做企業不是追求大,不是追求強,最高境界我覺得是追求久。很多人問做大、做強、做久,先做哪一個?我認為先做強,目標是做久,接著企業是自然變大。這么多年,我也是圍繞著做恒星需要哪些要素,需要哪些條件,始終在思考這個問題。

              在創業中最應該堅守的,我覺得就是誠信。現在我把誠信這個詞進行了升級改造,我們公司叫“立信”,由一個名詞升級成了一個動詞。誠信誰都可以喊,但是不一定能做到,立信這個詞,就是要用我們的行動來證明是可以信賴的。曲一線經營這十五年來,我們始終把誠信當作一種戰略來看待。我們要把每一件事做好,比如說做圖書,我們不會打價格戰,不能貪圖紙張的便宜,始終要打品質戰,一直把品質做好。

              適度——這是曲一線的核心價值文化之一,它是有出處的。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庸這個詞,但是很多人把中庸誤解成了不作為、圓滑,所以我找到了“適度”這個詞作為我們的公司文化。我對適度的解讀就是在不同的時間、地點、人物所做出的合理的決策區間,我們需要建立內心的一個度。我認為最高境界的適度,就是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到極致。

              對于教育的話題,全社會關注,每一個家庭關注。作為我們來說,最核心的就是集中精力出好我們的每一本教輔圖書。出好我們的產品就是最大的教育,引導我們的行業守正道,把事做好,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我們也沒考慮上市的事情,上市雖然能帶來更多的資金,但不一定能出更多更好的書。因為這個行業不大,就是資金來了,也不是靠錢就能把優秀的圖書給堆出來,它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精心地打磨,不斷地去精進,才能把圖書做好。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