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企業家夜讀|梁建章:給我未來的孩子

            2019-09-09 14:33:30     來源:央廣網     作者: 央廣網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企業家夜讀|梁建章:給我未來的孩子play 企業家夜讀|梁建章:給我未來的孩子

            向前 向后

              導讀:2018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全新推出《企業家夜讀》,這是一檔面對企業家群體及關心關注這個群體朋友們的閱讀朗讀節目。每周日晚九點,我們都會相聚在電波里。今天做客《企業家夜讀》的,是攜程網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

              梁建章,出生在上海,復旦大學少年班畢業后赴美國留學,21歲獲得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電腦系碩士學位,之后在美國硅谷從事技術工作多年。1999年回國,與三位商業伙伴一起創建“攜程旅行網”,期間任CEO,并從2003年起兼任董事局主席。2011年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給我未來的孩子》

              ——張梅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終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你可以是農民,可以是工程師,可以是演員,可以是流浪漢,但你必須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通向理想的途徑往往不盡如人意,而你也會為此受盡磨難。

              但是,孩子,你盡管去爭取,在貌似坎坷的人生里,你會結識許多智者和君子,你會見到許多旁人無法遇到的風景和奇跡。

              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個踏實的人。

              人生太過短促,而虛的東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繚亂,最終一事無成。

              記住,每個人的能力有限,我們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

              你長大后會知道,做好一件事太難,但絕不要放棄。

              孩子,還有一件事,雖然做起來很難,但相當重要,這就是要有勇氣正視自己的缺點。

              你會一年一年地長大,會漸漸遇到比你強、比你優秀的人,會發現自己身上有許多你所厭惡的缺點。

              這會使你沮喪和自卑。

              但你一定要正視它,不要躲避,要一點一點地加以改正。

              戰勝自己比征服他人還要艱巨和有意義。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變化,但人的優秀品質卻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獨立。

              我希望你是一個優秀的人。

              讓孩子更廣泛地去培育自己的興趣

              我覺得現在的孩子面臨各種各樣的機會,也有各種各樣的挑戰,所以實際上根本的一些理念、價值觀,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是什么樣的理想也好,要有一個理想的追求,要忠實于這個自己的理想,要發現自己最根本的價值觀、最根本喜歡和追求的東西,然后不要怕困難,不斷地去追求。這個是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是企業家對尤其是做創新、做研發的員工的一些要求,所以我覺得這個是未來生活、未來社會越來越重要的一個成功的要素。

              我還是希望孩子能夠更廣泛地去培育自己的興趣,未來希望能夠找到他喜歡的東西。因為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尤其在早年,就是大學畢業之前,其實看任何書對他來說都是有幫助的。其實你涉足的范圍越廣,會更有利于創新。因為創新,尤其是顛覆性的創新,往往是跨行業的,所以并不要太早就鉆在一個專業領域。各個小孩在不同階段,他有不同的興趣點,所以也沒必要強求,刻意為小孩子推薦某一個領域,他對某個領域感興趣,那你可以給他推薦一些某一個領域最好的書。能夠通過他的一些經歷或者通過實施一些事情,培育他對某個話題的興趣,這個是最關鍵的。

              未來大部分學的東西是大學以后或者工作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你能不能有學習的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不是說你不用學數學、學英語,其實數學和英語都是語言能力——你要學習新的東西,必須要懂得語言。在小的時候學習一些基礎的工具性的學科,花更多的精力是更加重要的。相反,比如說一些社科類、商業類的,可以在你工作以后或者是研究生、博士生時候,結合你的興趣可以更多地去涉及。所以基本上我是這么一個觀點,就是小的時候要把這個基礎語言打好,然后培養廣泛的興趣。

              人工智能的發展其實沒有那么快

              我小的時候喜歡讀一些科幻小說,其實七八十年代,科幻小說還是蠻流行。差不多是小學的階段,特別感興趣的就是人工智能。那個時候是人工智能的第一個高潮,IBM的計算機擊敗了國際象棋的大師。所以其實人工智能沒有大家想象的發展那么快,從擊敗國際象棋冠軍到擊敗圍棋冠軍,花了一代人的時間。那時候,大家就會特別樂觀地估計機器人、人工智能會怎么樣,所以特別感興趣。后來我到復旦,轉到計算機系,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等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在美國念過一段時間信息和人工智能專業的研究生和博士,幾年以后,90年代初的時候,就發覺人工智能是一個低谷,沒有任何的突破。在我到硅谷工作和自己創業的時候掌握的這些計算機知識和管理軟件,還是非常有用。當時學的東西雖然說沒有立刻有用,但后來還是非常有用,因為各種學科都是相通的。后來讀經濟學,因為當時打下的數學底子比較好,所以有能力可以在三十幾歲的時候還繼續去深造,在斯坦福讀經濟學博士。現在,人工智能又熱了,以前講的一些東西好像又有點用,當然算法是完全不一樣了,好幾代都更新了,當時擊敗國際象棋的算法跟現在擊敗圍棋世界冠軍的算法完全不一樣,但還是很有意思,看到這么多年的發展。

              1985年,那時候是在初中,我自己也做了一些人工智能嘗試,做了“機器人寫詩”,就是用電腦寫詩。我們是很幸運的,上海捐了一些電腦,那時候是蘋果機、IBM第一批的電腦。計算機寫詩沒有人想象得那么難,因為詩描寫的景物是相對固定的,又有一定的韻律的規則。當然現在計算機的能力強了很多,攜程還是繼續在做寫詩的一個項目,你可以把一張圖片、一張風景照給計算機,它可以寫出一份亂真的,就是可以說跟人寫出來差不多水平的一首詩。大家可以去攜程的網上試一下,你曬一張照片之前讓計算機題詩一首。

              創新是一個關于“人”的競賽,

              那時候覺得讀的書還不夠,想跨越自己的理科背景去學一些社會人文的東西,主要還是想能夠給自己尋找一些新的挑戰,后來就學了經濟學。讀書還是為了掌握一些工具和語言,最后還是要去做研究、去創造,讀書也是為了更好的創造。

              我其實研究的可能是經濟學里面最重要的一個話題,也是最關鍵的一個經濟發展的要素,就是創新能力,然后發覺其實創新的根本的要素和關鍵點還是在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當然包括教育、人口的素質,人口的數量也很重要。所以最近幾年,其實我在關心中國的人口數量的變化,包括能不能生足夠的小孩,這個是創新和人口之間的關系。對每個家庭來說,其實也是——就是你未來的小孩能夠培養成一個創新型的人才。創新型人才和大規模生產型的人才可能就不太一樣,要更注重個體的發展、興趣的培養,這就都非常重要。對未來怎么樣培養出創新式人才,怎么樣生更多的小孩,其實這是一回事,這是關系到中國未來經濟、創新力的非常重要的兩個因素。

              《人口創新力》主要是講創新和人口的關系。創新其實是就是一個關于“人”的競賽,那“人”有數量也有質量。當一個國家能夠普及教育,那其實人口基數就會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不光是數量,它的年齡結構也很重要,如果人口老齡化的話,就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這本書就是縱觀過去的歷史,來分析人口是怎么樣影響創新的,也通過這個來預測未來幾個創新大國,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印度,這些國家未來的創新到底會怎么樣發展,也提出了一些政策的建議——中國未來的人口政策應該有什么樣的變化?當然結論就是,中國的人口政策,雖然說現在中國的創新力很強,但長遠來說,就不僅僅是放開了,放開還不夠,需要大力、花大錢去鼓勵生育,才能夠使中國的人口政策能夠配合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創新力的提升。人口是一個長遠的事兒,它的影響可能要二三十年以后才會出現,所以其實是個緊急的問題。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取得了經濟上的巨大的成就。未來,人力資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投入的方向。那人力資本包括我們的教育,包括我們要有更多的人生得起小孩。從一個家庭來講,到底是花錢去再買一輛車,或者是再買一個房子,還是花錢去投資一個小孩?如果從一個國家來說也是,更多的小孩比其他方面的投資更加值得。所以未來,怎么樣從物理資本投到人力資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變方向。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